ID: 22843476

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22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历史,单元,第八,2024-2025,纲要,中外
  • cover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二战后为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出现了三大经济支柱,下列不属于三大经济支柱的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欧洲共同体 2.与赫鲁晓夫改革相比,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C.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D.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3.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先后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为制定国策的重要依据,凯恩斯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但资本主义的“滞胀”现象又使凯恩斯理论陷入危机,凯恩斯主义的各种反对派纷纷向凯恩斯发起挑战。尽管如此,凯恩斯主义依然不同程度被西方国家所奉行。这说明( ) A.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B.国家干预政策没有姓“社”姓“资”之分 C.国际经济组织协调各国经济发展 D.各国寻求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的平衡 4.从内容上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最大不同是 A.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B.极力促进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 C.注意经济方法在改革中的应用 D.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5.通常被称为“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的是 A.雅尔塔会议 B.波茨坦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 6.针对万隆会议上出现的矛盾与分歧,中国代表团提出了(  ) A.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双百”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 7.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A.推倒柏林墙 B.结束越南战争 C.撤出古巴导弹 D.成立独联体 8.二战后初期,英国政府颁布了《家庭补助法》《国民保险法》《国民救济法》等法案;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陆续颁布了《工资委员会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保障法》等法案。这些法案的实施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②消灭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③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④保障了低收入者的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二战后,西欧国家盛行一种“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是指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平均主义 C.计划经济 D.福利制度 10.英国首相撒切尔(1979—1990年在任)上任后毫不妥协地进行了改革,信奉“自由主义”的她开始对英国的“懒人”模式宣战,铁腕对付工会改革,并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她坚信个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改善生活状态。上述政策的最大特点是 A.对经济进行大力国家干预 B.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C.减少经济干预,减少福利 D.完善“人民资本主义” 11.《冷战风云》中说:“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在亚洲充满火药味是指 A.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B.亚洲地区冲突不断 C.伊拉克战争 D.中日、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加剧 12.“冷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终结了”。这一评论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波兰剧变 B.苏联解体 C.两德统一 D.科索沃战争 13.1947年初,法国政府制定“莫内计划”,对煤、电、钢铁、水泥、农机及运输六种主要工业部门规定了为期四年的生产指标,并计划大量进口原料和机械。这表明,这一时期法国( ) A.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D.积极应对滞胀问题 14.二战后1949年上台的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其理论依据是路德维希·艾哈德的理论,即“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这表明德国(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