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以及设置驻藏大臣等中央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各种举措,认识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廷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雅克萨之战、清朝的疆域等基本内容,认识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 01 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认识清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02 认识郑成功对捍卫祖国领土作出的贡献,联系我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英雄,感悟他们身上为保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而英勇抗争的共同精神品质。 03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郑成功收复台湾 相关史事 大陆居民在宋元时期开始移居台湾垦殖。明朝末年,在荷兰人入侵台湾之前, 颜思齐等人招募福建沿海地区数千人到台湾岛,筑寨定居,开垦荒地。随后,福建官府以及郑芝龙等大量招募福建、广东等地的居民到台湾,发展农业生产及海上贸易。由于迁居台湾的闽南人居多,闽南方言所称“大员”“台员”“大湾”等,逐渐演化为“台湾”。明末公文开始正式使用“台湾”的称谓。 背景 明朝末期,国势衰败,荷兰殖民者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的手中收复台湾 郑成功之父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郑成功收复台湾 过程 1661年,郑成功率领将士从金门出发,经澎湖休整,进军台湾 1662年,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 赤崁城荷军投降,对台湾城采取长期围困的战略,并多次打败荷兰的海上援军 水陆并进,把敌人包围在赤崁城和台湾城两处孤立的据点中 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人物扫描 郑成功,自幼好学,15岁入县学为秀才,21岁到南京当太学生。明朝灭亡,他投入反清战斗中,失败后退至厦门。郑成功以“大明招讨大将军”名义收复台湾,设置府县。他把军队派到各地垦田,招徕大陆移民开垦荒地,派人向高山族人民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加速了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郑成功收复和经营台湾,一直受到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崇敬,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 ◎郑成功塑像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郑成功收复台湾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2、清朝在台湾建制 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 ———[清]江日升《台湾外纪》 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 ———《明清史料丁编》 郑经 (郑成功之子) 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令人与郑经和平谈判数年未果 试图划地而治 康熙不愿台湾成为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国家,故谈判破裂 [译文]若能参照朝鲜的藩属模式,允许我们不剃发易服、不称臣纳贡,仅保持尊奉朝廷的名义,此事便可达成和解。 [译文]如果郑经执意留居台湾,不愿放弃(反清立场),朝廷也可以听之任之。但若是要效仿朝鲜先例(保持不剃发),仅以称臣纳贡作为归顺条件,朝廷则难以接受。因为朝鲜历来是外藩属国,而郑经本就是我大清的臣民。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清朝在稳定了对大陆的统治后,决定对台湾用兵,实现国家的统一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