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题型突破三 探究实践题 [题型特点] 1.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加强相关的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用实验验证已学过的生物学原理、概念或性质等。 2.探究性实验:在不明实验结论的情况下,用已知的实验条件,通过控制实验变量来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依据实验现象推测出实验结论的实验方法。设问主要针对探究方案的设置、实验变量的判断、单一变量的控制、实验现象、数据和结果的分析等。在掌握教材实验的基础上,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及探究实验的设计原理与分析技巧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解题思路] 1.明目的 根据题干明确要探究的问题。可以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来判断,一般在题干中设有“验证……”“探究……”“证明……”等关键词,关键词后的内容就是要探究的问题或实验目的。 2.定变量 分析实验目的或探究的问题,确定实验变量。一般来说,“探究”“证明”“验证”等后面的第一个名词就是变量,如果有“探究……对……的影响或作用”的表述,“对”之前的为实验变量。 3.析原理 分析实验变量与观测指标的关系,实验变量能够容易控制,观察指标容易测量、记录。 4.研步骤 ①取材分组:每组生活状态、发育程度、数量等都应保证相同,数量不能太少,避免偶然性。 ②设置对照:设置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组为实验组,实验变量未处理的组为对照组,两组要保证单一变量。 ③观察记录:观测指标并记录数据,多组数据要求平均值。 5.得结论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参考实验目的得出实验结论,并进行交流讨论。 [对点训练] 1.(2024·泰安中考)下列关于生物实验和探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酵母菌时,使用显微镜的低倍物镜可以清晰地看到明显的液泡 B.探究叶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时,需要使用黑色不透光容器盛放叶片 C.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时,设置的对照组不用滴加唾液 D.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运动时,玻片移动方向要与视野中草履虫运动方向相反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 B [液泡无色透明,如果要看到甚至看清楚液泡,就得选用高倍的显微镜才行,A错误;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要探究叶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需要使用黑色不透光容器盛放叶片,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时,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照组不切碎馒头且不搅拌,实验组切碎馒头且搅拌,两组都应该加唾液,C错误;移动玻片与物像移动的方向也是相反的,要将移动的草履虫移到视野中央,玻片移动方向要与视野中草履虫运动方向相同,D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2.(2024·泰安二模)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装片时,眼睛注视目镜内,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看清物像 B.制作苦草叶片细胞临时装片时,将切下的薄片放在生理盐水中利于保持细胞形态 C.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D.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若红细胞在某血管中单行通过,则该血管是静脉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 C [观察临时装片时眼睛看目镜内,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不是下降),直到看清物像,如果物像不是很清晰,稍微调节一下细准焦螺旋,A错误;苦草是一种植物,其细胞有细胞壁,不会吸水涨破。制作苦草叶片细胞临时装片时,将叶的切片放在清水(不是生理盐水)中的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形态,B错误;结合分析可知,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