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6042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4848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湖北省,学期,答案,试题,历史,测试
  • cover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25年4月24日 试卷满分:100分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根据考古研究发现,反映良渚文化宇宙观和宗教信仰的玉器主要源自安徽北部的凌家滩文化,但玉器上精雕的獠牙又表现出与红山文化的密切关联。而二里头文化的玉礼器与受到良渚文化影响的龙山文化玉器有明显的传承关系。据此可知( ) A.南北方经济交流往来频繁 B.玉器是早期国家重要祭祀礼器 C.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源头 D.中华文化具有多元性和连续性 2.表一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疫病防治的内容,这些内容反映出( ) 《周礼》 “疾医”负责治疗疫病,“司救”一职负责灾疫时的救助工作 《左传》 “天有菑疠(指疫病流行),(统治者)亲巡其孤寡而共其乏困。” 《吕氏春秋》 “命国难,九门磔禳。”“九门磔禳”指在疫病流行时举行祭祀活动,以驱除疫病 A.政府重视疫病防治 B.民本思想贯穿其中 C.宗教迷信色彩浓厚 D.官僚制度逐步完善 3.居延位于河西走廊酒泉郡以北,当地的长城防区城塞控制着匈奴南下河西走廊的道路。据居延汉简记载要求“开通道路毋有章(障碍)处”,“车马中央未合廿步(即20步,道路宽度)溜漉(指路面泥泞湿滑)不可行”。这说明汉朝时期( ) A.河西走廊是交通要道 B.边疆安全防卫受重视 C.西域的管控得到加强 D.丝绸之路畅通有保障 4.在南北朝之前,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没有过生日的传统。《魏书》记载了北魏孝明帝“设无遮大会”庆贺佛诞日,此后生日礼俗逐渐传播,到南朝时生日庆祝颇为流行。唐玄宗还曾下诏自己生日当天为千秋节,“天下诸州咸令宴乐”。有关生日习俗的演变反映了( ) A.儒学正统地位逐渐丧失 B.宗教活动有助于强化集权 C.文化交融推动民俗变迁 D.南北文化的差异趋于消弭 5.南宋时梅李镇(在江苏常熟)为军事屯田据点,明初因棉纺织技术改良,形成“家家纺纱织布,远贩闽粤”的局面,清代发展为江南棉布集散中心。北宋真宗年间因宫廷御用瓷需求设“景德”官窑,元代青花瓷技术成熟后,景德镇民窑数量激增,明末景德镇成为“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工商业市镇。由此可知( ) A.官营手工业逐渐被民营作坊取代 B.技术进步推动了专业化市镇发展 C.明清时期南方地区成为经济中心 D.长途贸易得益于江南市镇的兴起 6.嘉道之际,有人把社会衰落的原因归结到汉学身上,转而提倡程朱理学。于是,从道光末年到光绪初年,程朱理学一度出现了所谓的“复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侵略逐渐加强 B.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C.西方文化影响扩大 D.维新变法陷于失败 7.近代时期中西医长期争执,表二中不同时期双方争执焦点的变化( ) 中医观点 西医观点 20 世纪 20年代 “西医重在局部,中医重在整体;西医重在治病,中医重在治人。” “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之说纯属臆想,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 20 世纪 40年代 “中医为国效力,政府应重视中医,不可自毁长城。” “救国必先科学,科学必先医学,医学必先废除中医。” 表二 A.反映了“西学东渐”的深入 B.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C.体现出民众健康意识的增强 D.基于社会形势的变动 8.1956年建成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厂区规划采用苏联工业建筑风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