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组 托物言志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暮,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①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来年忽发箭②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乃知物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又云:“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出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 (选自郑燮③《郑板桥全集·种兰》,有删改) 【注】①太湖石、黄石:堆假山的两种石料。②箭:像箭一样的花茎。③郑燮(xiè):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只 B.濯清涟而不妖 涟:水波 C.可爱者甚蕃 蕃:茂盛 D.陶后鲜有闻 鲜:少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余 画 此 幅 花 皆 出 叶 上 极 肥 而 劲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 (4)【甲】【乙】两个语段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请结合两个语段内容具体分析这一写法。(4分) 2.(2023·河南商丘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8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阳明子既为何陋轩,复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闻,有君子之德;外坚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①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时;清风时至,玉声珊然②,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也;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也。” (选自王守仁《君子亭记》③) 【注】①蛰:惊蛰。②珊然:珮玉相击,音节舒级。出:春笋破土而出。③王守仁,号阳明,明代文学家、哲学家。正德元年,被贬贵州,在此建造了一座何陋轩,后又建了君子亭。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6分) ①【为】A.复为亭( ) B.又为活板( )(《活板》) ②【植】A.环植以竹( ) B.亭亭净植( )(《爱莲说》) ③【名】A.而名之曰“君子”( ) B.有仙则名( )(《陋室铭》)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外坚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 (3)自古以来,君子常将个人的志趣寄托与外物上,这种表现手法就叫作“托物言志”。小语根据甲、乙内容设计了下面表格,请你补充相关内容。(2分) “物”之特点 “物”之象征 中虚而静,通而有间 象征着君子谦虚、通达的品行 象征着君子有审时度势的睿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虚词不虚,文言虚词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小语邀请你一起结合乙文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妙处。(4分) 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也;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