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组 讽喻劝勉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宣王因燕丧伐燕,取十城。苏秦见齐王,曰:“臣闻饥人所以饥而不食乌喙者,为具您死腹而与饿死同患也。今燕虽弱小,即秦王之少婿也。大王利其十城而长与强秦为仇,是食乌喙①之类也。”齐王变色曰:“然则奈何?”苏秦曰:“大王诚能听臣计,即归燕之十城。燕无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己之故而归燕之十城,亦必喜。夫燕、秦俱事齐,则大王号令天下,莫敢不听。”王曰:“善。”于是乃归燕之十城。 (选自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注】①乌喙:一种毒植物,即乌头。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 ②时时而间进 间: ③因燕丧伐燕 伐: ④莫敢不听 莫: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大王诚能听臣计,即归燕之十城。 (3)邹忌和苏秦分别是针对什么问题劝谏的?他们的劝谏艺术有哪些高妙之处?(4分) 2.(2022·广东深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6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有删改) 【注】《后出师表》作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大臣们对再次北出征伐颇有异议。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固知臣伐贼/子固非鱼也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帝感其诚 C.使内外异法也/渔人甚异之 D.不宜偏私/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②惟坐而待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