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0讲 生物的进化 第八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课标导航 明标定向 内容要求 学业要求 1.生命最有可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 2.化石记录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3.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 4.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5.生物的进化总体上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趋势。 运用进化与适应的观点,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1.识图 任务一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历程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____设计的。 (2)A装置中的气体相当于_____,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____。正负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中的____。 (3)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_____,实验后可检验其中含有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_____到_____的转变是完全可能的。 米勒 原始大气 氧气 闪电 原始海洋 氨基酸 无机小分子 有机小分子 2.填图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被子植物 鱼类 两栖类 裸子植物 节肢动物 蕨类植物 线形动物 藻类植物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 ) (2)现在地球上仍然会形成原始生命。 ( ) (3)绿色植物的进化历程为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 ) (4)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均是由某些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 ) (5)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大气,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 ) (6)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 ( ) × × × √ × × 考向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历程 1.(2024·泰安期末)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始大气主要由水蒸气、甲烷、氢气等气体构成 B.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合成了多种大分子蛋白质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D.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说明人和鱼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 B [米勒的实验仅能证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而不是蛋白质。] 2.(2024·泰安月考)若△、□、表示具有亲缘关系的三类生物,a、b、c表示三个上下连续的地层,如图所示为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及地层出现的由早到晚最可能是( ) A.△→□→ a→b→c B.→□→△ a→b→c C.△→□→ c→b→a D.→□→△ c→b→a √ C [根据图分析,可知a地层中生物种类最多,b地层次之,c地层生物种类最少,则a、b、c地层出现的由早到晚的顺序为c→b→a;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为△→□→。] 3.(2023·泰安月考)图从左到右依次是①鱼类、②两栖类、③爬行类、④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示意图。该图体现的生物进化趋势是( ) A.从水生到陆生 B.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C.从简单到复杂 D.从体型小到体型大 √ C [①鱼类的心脏一心房一心室、②两栖类的心脏两心房一心室、③爬行类两心房一心室,心室有不完全隔膜、④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两心房两心室,由此可见从①鱼类到②两栖类,再到③爬行类,再到④鸟和哺乳类的心脏,结构越来越发达,因此,该图可体现生物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感悟提升] (1)蕨类植物是由藻类植物进化来的,而不是由苔藓植物进化来的。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是由蕨类植物进化来的,而不是裸子植物进化为被子植物。 (3)一部分爬行类进化为鸟类,一部分爬行类进化为哺乳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