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分层作业19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氮的氧化物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题组1.自然界中的氮循环与氮的固定 1.(2024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月考)农业上有一句俗语“雷雨发庄稼”,该过程中不会涉及的化学反应是( ) A.N2+O22NO B.2NO+O22NO2 C.4NH3+5O24NO+6H2O D.3NO2+H2O2HNO3+NO 2.(2024安徽合肥高一期中)植物对氮元素的吸收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N2NH3/NNN植物吸收 A.高温有利于加快过程① B.浇水和松土有利于过程② C.过程③中N被还原 D.过程④叫做氮的固定 3.氮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与氮的循环无关的是( ) A.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硝酸盐 B.自然界中,氨是动植物遗体中的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 C.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作为保护气 D.在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题组2.氮气、氮氧化物的性质 4.(2023石嘴山高一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2、NO和NO2 B.工业上可以用N2冷却镁蒸气 C.除去NO中的NO2气体可以使混合气体通过蒸馏水 D.NO、NO2、N2O3、N2O5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5.(2023辽宁丹东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氮元素及氮气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N、N转化为氨基酸 B.植物秸秆燃烧时释放出氮氧化物,参与了氮的循环 C.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N2不支持燃烧 D.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的循环 6.下列对NO、NO2的描述正确的是( ) A.NO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是酸性氧化物 B.NO在人体内作为“信使分子”能扩张血管,提高免疫力等,因此大气中的NO对人体无害 C.N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NO、NO2互为同素异形体,且NO2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题组3.氮氧化物与水反应的有关计算 7.(2024山东济宁高一月考)NO、NO2、O2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能被完全吸收,无剩余气体,若NO、NO2、O2的气体体积分别为a、b、c,则a∶b∶c可能为( ) A.1∶5∶1 B.2∶6∶3 C.5∶1∶2 D.5∶2∶1 8.把3体积的NO2气体,依次通过下列3个分别装有足量①NaHCO3饱和溶液、②浓硫酸、③Na2O2的装置后,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气体应是(同温同压下测定)( ) A.1体积NO B.2体积NO2和0.5体积O2 C.2体积O2 D.0.25体积O2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以下选择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9.(2023江苏常州高一调研)某兴趣小组设计用铁粉将NO还原为N2(同时生成Fe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已知:①浓硝酸可氧化NO。②NaOH溶液能吸收NO2,不吸收NO。③稀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 A.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f→e→j→i→h→g(或g→h)→b→c→d B.装置戊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Fe2FeO+N2 C.装置丁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来的硝酸和产生的NO D.装置乙的作用是干燥,防止水蒸气进入戊中干扰反应 10.(2024山东新泰一中高一月考)某无色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过氧化钠,气体体积不断减少,颜色变深,已知NH3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则混合气体的组成是( ) A.H2O(g)、NO和N2 B.NH3、NO和CO2 C.O2、HCl和CO D.NO2、CO2和H2O(g) 11.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转化过程中只有2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B.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C.该装置将有毒的NO和CO转化为无毒的CO2和N2 D.该催化转化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O+O2+4CO4CO2+N2 12.(2024湖北武汉期中调研)我国学者利用图甲所示工艺在常温常压下固氮制氨。在等离子体作用下,空气中的N2和O2反应生成N(x=2或3),其中N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随后在通电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