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0126

书面表达(原卷版+解析版)备战2025年中考英语新课标(核心素养)二轮复习之优秀生拔高重难题型特训(江苏南通)

日期:2025-04-26 科目:英语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54004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书面,素养,江苏,特训,题型,重难
    书面表达 备战 2025 年中考英语新课标(核心素养)二轮复习之优秀 生拔高重难题型特训 【预测分析】 一、重难点分析 1、文体与格式准确性 难点:区分不同应用文格式(如书信、通知、倡议书)及议论文结构(总分总/问题-解决式), 易混淆称呼、结尾用语(如书信的“Yours sincerely” vs. 通知的“Posted by”)。 重点:熟记常见文体模板(如建议信结构:自我介绍→问题分析→具体建议→呼吁行动)。 2、内容逻辑与观点表达 难点:议论文需清晰呈现论点与论据(如“线上学习利弊”需分点论证),易出现逻辑跳跃或 观点模糊。 重点:使用逻辑连接词(Firstly, Moreover, However)串联段落,引用数据或案例增强说服 力(如“According to a survey, 60% of students...”)。 3、语言准确性与时态一致性 难点:复杂句中易出现主谓不一致(如“Neither the teacher nor the students were aware...”)、 时态混淆(如描述过去事件误用现在完成时)。 重点:通过主干提取(主谓宾)校验语法,关注时间状语(since, last year)和上下文时态呼 应。 4、文化元素与本土化内容 预测:可能结合南通特色(如濠河生态保护倡议、张謇名言引用),需准确使用相关术语(如 “carbon neutrality”“heritage conservation”)。 二、解题步骤 1、审题与定位写作类型 判断文体(应用文/议论文/图表作文),明确写作目的(说服/告知/描述)。 圈画题目关键词(如“倡议书”需包含呼吁行动;“观点对比”需正反论证)。 2、列提纲与组织内容 应用文:按模板填充内容(如建议信=问题+3 条具体建议+礼貌结尾)。 议论文:搭建框架(Introduction→Point 1→Point 2→Conclusion),确保每段有主题句。 图表作文:总结数据趋势(上升/下降/稳定),对比关键差异(如“2020 vs. 2025 pollution levels”)。 3、写作与语言优化 使用高级句式(倒装、强调句)提升得分(如“Not only does recycling save energy, but it also reduces pollution”)。 避免重复用词(用“sustainable”替代“eco-friendly”),合理使用连接词(therefore, conversely)。 4、检查与修正 校验格式(书信落款、通知标题)、语法(主谓一致、时态)及拼写错误。 确保字数达标(通常 80-120 词),避免超长句导致扣分。 三、预测分析(2025 年考向) 1、高频主题 环保类:南通垃圾分类倡议书、碳中和校园行动倡议。 文化类:濠河文化遗产保护建议信、张謇教育理念读后感。 社会类: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议、社区志愿服务倡议。 2、创新题型 多模态写作:结合图片或表格描述现象(如“根据湿地保护数据图写报告”)。 观点反驳型议论文:针对争议话题(如“AI 是否会取代人类工作”)表达立场并驳斥反方观 点。 应用文混合任务:在通知中嵌入建议(如“社区环保活动通知+参与方式建议”)。 3、难度提升点 隐性要求:隐含立场或情感(如“以学生身份写倡议书,需体现主人翁意识”)。 数据引用:需结合虚构数据(如“调查表明 80%的市民支持政策”)增强说服力。 四、备考建议 1、积累高频主题素材 环保类:low-carbon lifestyle(低碳生活), renewable energy(可再生能源), plastic pollution (塑料污染)。 文化类: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非物质文化遗产),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传统工艺)。 2、句型模板: 建议信:“I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It would be highly beneficial if...” 议论文:“From my perspective, both sides have valid points. However, I firmly believe...” 3、强化文体结构训练 每周仿写 1 篇应用文+1 篇议论文,对照范文修改格式与逻辑漏洞。 总结易错点(如书信忽略问候语、议论文论点重复)。 4、本土化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