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0494

备战2025年高考历史抢押秘籍(黑吉辽蒙专用)猜押05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选择题(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20330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备战,中国,学生,选择,至今,1949
    猜押05 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至今)·选择题 考点 5年考情 押题依据 命题预测 新中国成立至今 2025年(内蒙古八省联考卷) T9·1950米面之战 T10·1950数智化图书 2024年(黑吉辽卷) T10·1950年邓小平强调要加紧国防工业建设 T11·1985年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视察广州、深圳 2023年(辽宁卷) T9·1952年12月北京等一些城市解决蔬菜供应困难 T10·1981年5月沈阳市个体经济 2022年(辽宁卷) T10·1950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东北工厂迁移问题的意见》 T11·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2021年(辽宁卷) T9·1954年4月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在北京举行 T10·1980年国家农委的一份农村调查报告 从近4年东北三省及25年内蒙古新八省联考卷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至今重点考查工业化、改革开放、区域发展等主题。习题集中在9-10题,命题关注一下三个方面。 1.2024年热点关联预测 周年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5周年(1950-2025)、大庆油田发现65周年(1959-2024)。可能考查抗美援朝对东北工业化的推动,或大庆精神的内涵。 政策热点:东北在“新质生产力”中的定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俄深化合作(俄乌冲突背景下)。 2.选择题高频干扰项 时间混淆:一五计划(1953-1957)与三大改造(1953-1956)的交叉时;国企改革(1980年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992年)。 概念混淆:“振兴东北战略”(2003年)与“新一轮东北振兴”(2016年)的政策区别;“计划经济弊端”与“资源型城市问题”的不同成因。 2025年新高考历史新结构体系下,东北三省高考历史选择题注重“以小见大”,通过地方案例考查国家宏观历史脉络,需紧扣“工业化—改革—振兴”主线,强化时空观念与政策关联分析。选择题的命题侧重: 1.工业建设与计划经济(1949-1978) 一五计划(1953-1957) 东北核心项目:鞍钢、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选择题常考具体成就)。 命题角度:东北成为“共和国工业长子”的原因(原有工业基础、苏联援助、资源丰富)。 抗美援朝(1950-1953) - 东北作为后勤基地,带动工业发展(如军事物资生产)。 干扰项:可能混淆“九一八事变”与抗美援朝对东北的影响。 大庆油田(1959年发现) - 标志中国石油自给,“铁人精神”(王进喜)的象征意义。 2.改革开放与转型(1978-2012) 国企改革试点 - 1986年沈阳防爆器械厂破产(新中国首家破产国企),反映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选择题常见误区:混淆国企改革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启动时间。 东北老工业基地困境 - 资源枯竭(如阜新煤矿)、技术滞后、人口外流(选择题可能结合数据图表考查)。 振兴东北战略(2003年首次提出) - 政策目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如装备制造业升级)。 3.新时代东北振兴(2012年至今) 农业与粮食安全 - 东北“黑土地保护”(2022年《黑土地保护法》),粮食产量占全国1/4(选择题常考数据)。 “双循环”与对外开放 - 中俄合作(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辽宁自贸试验区(2017年设立)。 冰雪经济与文旅融合 - 哈尔滨冰雪节、长白山旅游(可能结合地方特色命题)。 重点关注:新中国成立至今,东三省及内蒙古地方史相关知识 1.东北地方特色考点 工业遗产:鞍钢宪法(1960年“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模式)、长春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摇篮)。 2.地方史与国家政策的关联 -1950年代东北支援全国工业(如技术人才输出)→体现“全国一盘棋”思想。 -大庆油田开发→反映“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建设精神。 -2023年黑龙江洪灾与粮食安全→联系国家“黑土地保护”政策。 1.(2025·辽宁葫芦岛·一模)如图是一份苏南区太仓县人民政府签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这说明( ) A.农业社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