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0513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抢押秘籍(江苏专用)秘籍09综合题攻略:常见题型与解题步骤(学生版+解析)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58265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秘籍,备战,学生,步骤,解题,题型
    秘籍09综合题攻略:常见题型与解题步骤 命题规律 非选择题答题常见问题 (1)试题注重情境的创设,体现了时代性、学科性、实践性相统一,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原理解释地理问题,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学科理念。 (2)试题注重以社会现实为背景,凸显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素材大多来源于生产、生活或国家发展战略,既聚焦地方,也关注全球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3)每个综合题都以题组的形式出现,各小题之间的难度呈递增趋势,题干或答案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4)注重地理核心素养和主干知识的考察,死记硬背“答题模板”不能够应对灵活的材料,需要具备问题解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非选择题解答中存在的问题: 1.名词不清、错别字多;2.专业性不强,偏口语化;3.词不达意、漏洞百出;4.画蛇添足、做无用功; 5.逻辑混乱、层次不清;6.套话连篇、空洞无物; 7.定位不准,迁移错误;8.以偏概全,要点缺失。 非选择题得分率低的原因: ①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地理核心概念掌握不到位。 ②地理原理不明。新高考重点考查学生对地理原理的解释、表述,但学生存在对地理概念内涵、外延认识不清,地理形成过程分析不足的情况。 ③口语表述严重。学生解题时以口头语表述为主,缺乏系统规范的地理属于联系,从而影响得分。 ④情境感知能力欠佳。 攻略一:综合题解题步骤 1.解题步骤 (1)第一步:主干材料大致浏览 综合题所涉及的材料往往文字信息较多,需先对主干文本材料进行大致的浏览。大致把握材料中所涉及的内容信息。找出关键的知识点和关键的话语,对材料区域进行大致分析。对整个综合题有一个大致的方向性和知识性、区域性的了解。 (2)第二步:设问分析 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设问一般由中心词、限定词、指令词(又可称为行为动词)组成。设问中心词指明认知的内容,也是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或性质等;解答指令词指回答问题的方式要求,常见的指令词有分析、指出、简述、说明、比较、评价等。根据设问的方向与主干材料进行关联,甚至需要从主干材料找到相关的佐证信息 (3)第三步:图表分析 在主干材料分析和设问的基础之上,进行图表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找到图标数据中与设问相关的内容与主干材料相关的信息,进行一定的结合。 (4)第四步:分值分析 按分值,组织详细答案。高考试题每个答案要点大多为2分,个别要点为3分或1分,作答点不能少于得分点。一般,为了保证得分率以及卷面的整洁性以及答题的全面性,大分值题型简洁化,小分值题型多样化。 (5)第五步:语言组织分析 作答时要充分借用图文信息中的概念、名词和已学过的地理专业术语,表述严谨规范,还要做到答案段落化,段落要点化,要点序号化。 2.题型突破·高考真题 (2024·新课标卷·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寒冷地区的高(台)地上,流水少量汇于局部洼地,同时带来氮磷等营养元素供洼地内湿(水)生植物生长。这些洼地中植物死亡残体分解缓慢且不彻底,以泥炭形式积累,形成典型泥炭湿地(图a),当泥炭堆积高于周围区域时,水流方向发生变化,湿地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缺乏,只能生长藓类等耐贫营养生物,积累成过湿的垫状泥炭藓层,形成雨养型泥炭湿地(图b)。 (1)分析寒冷的气候在泥炭湿地发育中的作用。 (2)简述典型泥炭湿地和雨养型泥炭湿地水流方向与生物量的差异。 (3)指出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 (4)说明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过程中,水中营养元素逐步减少的原因。 (5)分析垫状泥炭藓层高于周边地面但仍能处于过湿状态的原因。 【答案】(1)气候寒冷,蒸发量少,形成冻土层,减少水分下渗,有利于水分积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