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02 新情境 题型 考情分析 新质生产力 2024江西卷4—5题通过高速育秧机考查农业新质生产力 银发经济 2024天津卷16(3)题通过养老项目考查银发经济 2023河北卷12-13题通过人口年龄结构考查了我国人口老龄化 2021山东卷第2题通过休闲养老型村落考查银发经济 非遗 2022湖南卷第3-4题通过体育非遗考查地域文化 碳排放、碳汇 2024浙江1月卷第7-8题以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图为情境,考查碳循环与碳减排的措施 2024福建卷第17题以福建省某森林公园人均碳排放为情境,考查碳循环、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影响 2024湖北卷第4-6题以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和食物产生的碳足迹结构变化为情境,考查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 题型1 新质生产力 命题依据: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2025年高考地理命题的热点方向。聚焦新质生产力与区域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紧扣地理学科“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新质生产力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要素,其空间分布特征、技术创新路径与区域发展差异,体现了地理学科“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考查要求。 考查方式:1.可能会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要求考生对比传统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的差异,或结合实例判断某一产业或现象是否属于新质生产力的范畴。 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让考生评价某地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产业的区位条件;或分析某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布局特点及原因。 以综合题的形式,探讨西部地区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 “东数西算” 工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或者结合其他类似的区域资源调配工程,考查考生对资源配置与区域发展关系的理解。 简答题,如说明农业数字化对粮食安全的意义;图表题,分析某省产业结构变化与新质生产力的关联;材料分析题,探讨某传统产业如何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 论述题,评价某区域 “双碳” 目标下的产业调整路径;分析某地区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探讨政策支持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 6.比较分析题,对比中美、中欧等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竞争优势;材料分析题,探讨中国如何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知识链接:1.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考虑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例如,高新技术产业通常布局在科技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区,如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张江等地,这些地方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良好的科研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劳动力素质等社会经济因素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可以促进新兴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如各地出台的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政策。同时,高素质的劳动力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此需要关注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产业的智能化、高端化水平。例如,传统制造业通过引入智能制造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新兴产业崛起:新质生产力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产业结构,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创新能力差异:不同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不平衡。东部地区在科技资源、人才储备、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优势,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对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则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协同发展: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扩散和转移。例如,通过产业转移、技术合作等方式,将东部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向中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