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0522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抢押秘籍(江苏专用)秘籍01考前必会的8个解答题答题模板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22154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题,秘籍,备战,8个,会的,考前
  • cover
秘籍01 考前必会的8个解答题答题模板 解答题答题模板1:特征描述型 1 解答题答题模板2:原因分析型 3 解答题答题模板3:对策措施型 5 解答题答题模板4:区位分析型 7 解答题答题模板5:探究分析型 9 解答题答题模板6:影响意义型 11 解答题答题模板7:对比分析型 12 解答题答题模板8:地理过程型 14 解答题答题模板1:特征描述型 高考试题中特征描述型综合题的命题形式一般有“描述”某国的地理位置特征、“简述”图中某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甲地与乙地地理位置的异同点、“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比较”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等。解答特征类设问的一般思路: 首先,看题目是否需要进行区域定位。如果不需要,则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如果需要,则结合经纬网和区域特征进行定位,确定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其次,结合图文信息进行区域的时空特征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要素的基本特征;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若题目要求比较两种地理事物的特点,则应注意审题:第一步,审比较对象;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清题目是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是异同点都找;第三步,审比较考点,如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是气候特征;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清题目要求从什么角度去比较,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若题目要求分析地理事物的特征,则应注意两点:一是抓住地理事物的特征 (图文材料体现的特征和设问涉及的特征),二是分析特征形成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最后,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尽量使用地理术语,使答案简洁、准确。 解答题答题模板2:原因分析型 原因分析型综合题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常见的设问形式有“说明××形成的原因”“试分析××地理现象发生的(自然或人为)原因”“简述××地区发展××的理由”等。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三点: (1)要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2)明确要分析的原因类型。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来分析。首先要分析试题考查的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或是两者都有涉及,然后针对不同的原因类型进行分析。 (3)结合图文材料的信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题时要清楚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解答题答题模板3:对策措施型 对策措施型综合题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的呈现形式有“具体措施有哪些”“可采取哪些主要举措”“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等。该类设问最基本的解答思路是根据问题的特点和产生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要有的放矢。对于措施类设问,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进行考查,在解答时也应该先找出问题产生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再针对原因,提出合理的措施。 答题时应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一般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解答题答题模板4:区位分析型 区位条件分析型综合题往往结合社会热点,以人口与城市、工农业与交通、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为切入点,要求分析或评价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