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测评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物理量单位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mol B.摩尔质量:g·mol-1 C.气体摩尔体积:mol·L-1 D.阿伏加德罗常数:mol-1 2.佳佳同学炒菜时不小心把少许食盐洒在炉火上,可看到( ) A.黄色火焰 B.绿色火焰 C.紫色火焰 D.洋红色火焰 3.下列图示中,表示在同温同压下质量之比为1∶4的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的是( ) 4.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装置甲: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 B.装置乙:验证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C.装置丙:验证Na2O2与水反应放热 D.装置丁:证明Na能与水反应,且Na的密度比煤油大 5.漂白粉是常用消毒剂之一。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2 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后不变质 C.次氯酸钙比次氯酸稳定 D.工业上,将Cl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产漂白粉 6.30 mL 2.0 mol·L-1氯化钠溶液和40 mL 1.0 mol·L-1氯化钙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 A.0.5 mol·L-1 B.0.6 mol·L-1 C.1.0 mol·L-1 D.2.0 mol·L-1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L-1 CaCl2溶液中含氯离子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14 g氮气所含的分子数为NA C.常温下,2.7 g铝片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D.2.24 L NH3含有的电子数为NA 8.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操作顺序: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添加固体药品→添加液体药品→加热 B.装置Ⅰ中发生的反应可以体现浓盐酸的还原性和酸性,并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装置Ⅱ、Ⅲ中分别放入浓硫酸和饱和NaCl溶液 D.装置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 9.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B.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HCO3),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10.下列关于含氯消毒剂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2H++Cl-+ClO-Cl2↑+H2O B.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氯水应避光保存的原因:2HClOH2O+Cl2↑ D.向Ca(ClO)2溶液中通入适量CO2可增强漂白效果:Ca(ClO)2+CO2+H2OCaCO3↓+2HClO 11.下列操作对应的现象错误的是( ) 熔融的NaCl能够导电 A.将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铜丝剧烈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B.将湿润的有色布条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布条不褪色 C.在电流作用下熔融氯化钠中Na+和Cl-发生定向移动,故使灯泡发亮 D.将滴管中的浓盐酸加到碳酸氢钠溶液中,气球体积由小变大 12.如图为含钠物质常见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④中,Na2O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B.生成1 mol的氧化产物,反应①、②转移电子数不同 C.向饱和NaCl溶液中依次通入CO2、NH3,有利于NaHCO3晶体析出 D.可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13.部分常见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反应路径不合理的是 ( ) A.a+碱→b+c B.b+c+H+→a C.不存在a→c→e→d→b→a的循环转化关系 D.d→b或e→c可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 14.为探究碳酸氢钠溶液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碳源,并测定碳酸氢钠的分解率。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乙瓶中装入100 mL 0.5 mol·L-1的碳酸氢钠溶液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丁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完全相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