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0635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温州浙里联盟八下语文期中(PDF版 含答案)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8689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语文,答案,PDF,期中,八下
    2025年(上)八年级语文学科期中学能诊断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16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为更好地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班级准备开展“民俗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 溯·民俗之源(21分) 1.下面是小语为本次活动准备的材料。阅读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8分) 【A】同学们,在这春暖花开,草长(yīnɡ) ▲ 飞的季节里,让 我 们 一 起 走 近 多 彩 的 中 国民俗世界,感受民俗风情画卷里多样的生活方式、多彩的地域文化。听那咿呀的唱腔,翻 飞的水袖间传递着水乡的温情;触那急促的鼓点,厚厚的黄土上书写着磅(bó) ▲ 的生命; ( ▲ , ▲ );品那流转的节气,谷雨新茶里氤氲着天地的灵气……通过古诗文,我们也能触 摸古人的民俗智慧与情感寄托。 【B】《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偶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之境,陶渊明以恬静和谐的笔 触,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农耕社会图景,暗含对淳朴民风的向往。诵读《诗经》,我们学习比兴手 法:如《关 雎》中 “① ▲ ,② ▲ ”,借 水 鸟 和 鸣 隐 喻 婚 恋 和 谐;《子 衿》中 “纵 我 不 往, ③ ▲ ”,以 含 蓄 反 问,体 现 古 代 约 见 礼 仪 的 雅 致。孟 浩 然 《望 洞 庭 湖 赠 张 丞 相》中 以 “④ ▲ ,⑤ ▲ ”的 壮 阔 景 象,暗 喻 求 仕 之 心;王 勃《送 杜 少 府 之 任 蜀 州》中“⑥ ▲ , ⑦ ▲ ”一联,打破离愁别绪,彰显豁达襟怀。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佁然不动,⑧ ▲ ,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游鱼之乐,亦为孤寂心境增添一丝慰藉。 【C】这些民俗风情画卷不是泛黄的史册,而是依然在我们脉博中跳动着,用最 炽 ▲ (A.chì B.zhì)热的方式证明:文化从未沉睡,它始终萌发着、成熟着、生长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结合语境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草长(yīnɡ) ▲ 飞 磅(bó) ▲ 炽 ▲ (A.chì B.zhì)热 (2)在语段C中找出一个错别字并改正在横线上。(2分) “ ▲ ”应改为“ ▲ ” (3)文中画线的句子存在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2分) ▲ (4)在语段A中的括号内补写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3分) ▲ , ▲ (5)完成文中①———处的古诗文填空。(8分) 2025年(上)八年级语文学科期中学能诊断卷 第 1 页(共6页) 2.小语和小文在了解民俗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 A.传统节日中有民俗,如元宵节赏花灯、吃汤圆;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重阳 节登高、赏菊等。 B.传统文化中有民俗,如对联,上联“牛去虎来运日月”,下联是“子丑更替纳百福”。 C.劳动时有民俗,如农谚“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古时农民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应二十四 节气安排农事生产。 D.日常生活中有民俗,如结婚时人们举行婚庆典礼,说着海枯石烂的誓言。 活动二 探·民俗之情(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8分) 灯景旧情怀(节选) 琦 君 ①灯节(即元宵节)还是转眼就到了。长工们忙着打扫前院,准备祭品迎龙。大龙要在我们家 大院子里滚。所有的孩子们都会提着各种各样的灯来看热闹。我嚷着要买漂亮的灯,跟小朋友们 比一比。母亲说:“家里前前后后全是灯,还不够多的 ”她就是舍不得花钱买。阿标叔又戴起老花 眼镜,给我糊一盏,在地上慢慢爬,不像兔子也不像狗的,不知什么灯。四只脚是用洋线团木心子做 的。红纸不透明,哪有外面卖的那种五光十色透明玻璃纸的灯好看呢 外公老是吹自己会糊各种 各样的灯———关刀灯、轮船灯、莲花灯……可是事实上,他只会给我糊直统统的鼓子灯。他说年轻 时行,现在手发抖,糊不起来了。我做出很喜欢的样子,说鼓子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