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朝阳中学教育集团初2026届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认识自然 顺应自然的重要参照,是我们 民族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让我们一起感受节令的美好吧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 立春过后,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再过两个 月,燕子血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到了秋季,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 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四季风物均听节气调遣:它引导着草生 木长、杨柳堆烟:它演示了新麦登场、流萤点点:它孕育出柿红谷黄、露重霜 塞; —。自“立春”始,至“大寒”终,周而复始,物候流转,不曾 停歌。 节气彰显着中国人的民俗风尚与精神气质,节气蕴藏着古老的智慧和磅b的的力量。 细细品读节气,你的心胸会大彻大悟,你的生命也会澄澈丰盈。邂逅节气之美,感受传统 文化,我们要做二十四节气的保护者和传承者,让其持续焕发蓬勃生机。 1.结合语境,在下面画波浪线处填入正确的字音或字形。(4分) 萌发()pian()然孕育(. 磅b0(·) 2.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销声匿迹· B.衰草连天 C.周而复始 D.大彻大悟 3.下列标点依次填入 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I:… B.,: C.、。,… D.,I, 4.根据文中画线句,续写出空白横线上的句子。(4分) 它引导着草生木长、杨柳堆烟;它演示了新麦登场、流萤点点;它孕育出柿红谷黄、 露重霜寒; 5.名著阅读。(8分) (1)下面《经典常谈》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意见将“小学书”放 在最前面。 B。《经典常谈》中的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 一些集部。 C.《经典常谈》是一本高度和深度并存的学术散文集,令人遗憾的是语言高深晦 涩,读来繁冗复杂。 D.《说文解字》篇是我们学习研究古汉字体系,探究汉字起源的重要参考书目。 (2)小语在阅读《<诗经>第四》一章中,对“诗言志”即诗歌的育人作用产生了兴趣, 制作了下面的表格。请根据相关名著内容以及你的语文素养积累,帮他补充完整。 (6分)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原句 原义 教育意义 如切如碰,如琢如磨。 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挫平,好像 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他把桃子送给我,我以李子回赠他 ①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面对政局,我战战兢兢,就像面临深 渊, 就像脚踏薄冰。 ②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了解我的人, 能说出我心中的忧愁: 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 ③ 6. 综合性学习(8分) (1)学校将围绕“低碳出行”的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已经给出了“活动一”和“活动 二”,请你设计出“活动三”。(2分) 活动一:举办“低碳出行”板报展: 活动二:举行“低碳出行”演讲赛; 活动三: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走进社区,进行了现场采访。下面是对普通居民的采访记录。 请你从这些记录中找出一条不属于低碳生活的做法( )(3分) A.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以满足人们的出行所需。 B.居家使用电磁炉烧菜做饭,使厨房更加清洁。 C.把庄稼的秸秆全部烧成灰,做到秸秆还田,增加土地肥料。 D.废弃的书、报纸卖给回收废品的,可以造出更优质的印刷纸。 (3)以下是“全国低碳日”的标识,请你找出标识设计的一处亮点并作简要评析。(3分) 国低堡 ati Da onal Low carboni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7.阅读古诗文,可以感受自然之美、情理之趣。请根据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 小语:诗文可绘景。《蒹葭》中“① ,② ”描绘了深秋时节,蒹 葭茂盛、霜露茫茫的凄凉景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以“气蒸云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