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1298

1.2.2走进科学探究 课件 (共26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364533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2,九年级,化学,初中,2024,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研究 1.2.2走进科学探究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探究与实践: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化学观念: 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科学态度与责任: 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 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如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结论),学习通过实验获取证据、推理结论的方法 难点 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如火焰分层、蜡烛熔化、生成物检验),并准确记录与描述。 初步建立科学探究的思维逻辑,学会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本质。 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蜡烛随处可见。停电时,它能为我们带来光明;生日时,它能增添欢乐氛围。但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小小的蜡烛里也藏着很多化学奥秘呢? 今天,就让我们像小小科学家一样,拿起蜡烛,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去观察蜡烛燃烧前、燃烧时、燃烧后的奇妙现象,探究它在燃烧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起开启这充满趣味的化学探究之旅! 01 仪器装置的连接 玻璃仪器的洗涤 仪器装置的连接 操作名称 操作要点 操作示意图 把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胶塞 连接玻璃导管和乳胶管 连接橡胶塞和容器 先把导管口用水润湿,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先把导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导管插入乳胶管。 应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操作: 连接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容器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现象及结论: 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玻璃仪器的洗涤 ◆洗涤方法 →振荡洗涤:倒净废液,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倒掉,如此连洗几次 →试管刷刷洗:若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上下移动或转动试管刷,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洗涤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02 走进科学探究 走进科学探究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科学探究式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观察实验的三个阶段 变化前 变化中 变化后 记录物质名称,观察记录其形态、外观等。 观察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能量变化及其现象 观察记录生成物的形态、外观等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 点燃前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描述 解释或结论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闻一闻气味,并进行描述 白色(或其他颜色)圆柱形(或其他形状)、固体、有气味。 白色是制造蜡烛时加入的色素,形状与模具有关 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根据实验现象对石蜡的硬度和密度进行初步判断 容易用小刀切割 石蜡质软 放在水中,浮在水中 石蜡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点燃蜡烛 →现象: 蜡烛燃烧、放出热量、发出黄色火焰、有少量黑烟生成,烛心周围的石蜡熔化为液态。 外焰 焰心 内焰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点燃蜡烛 产物检验: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如图),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 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结论: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出现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熄灭蜡烛 熄灭蜡烛,观察并描述蜡烛熄灭时的现象。用燃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