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A层 基础必会】 如图为世界局部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人口分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B) A.莫斯科人口密度大于北京 B.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C.北回归线大陆西岸人口密度较大 D.欧洲东部人口较稠密 2.影响甲、乙两地人口密度差异的因素是(C)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2024·崇左模拟)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图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三大半岛共同濒临的大洋是 (C)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下列关于三大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甲半岛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乙半岛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受冬季风影响 C.丙半岛人口稠密,城市沿河分布 D.三大半岛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5.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地传统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①地位于甲半岛,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B.②地位于丙半岛,双层木楼或竹楼具有保温防寒、避风沙的作用 C.①②两地传统民居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 D.传统民居间的差异反映②地比①地降水少 读六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六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C) A.亚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7.据图推测,欧洲在人口方面存在的不利影响有 (D) ①居民就业难度大 ②劳动力短缺 ③养老压力大 ④教育问题突出,学生入学难度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融水苗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地处低纬度范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丘陵较多,海拔较高。如图分别为融水传统苗居竖向分层功能示意图和苗寨的景观照片。读图完成8、9题。 8.对融水传统苗居叙述,合理的是 (B) A.传统苗居建筑有利于防火 B.融水多山地丘陵,木材分布广,就地取材,传统苗居建筑多为木质结构 C.阁楼贮藏粮食不利于防潮隔湿 D.苗居建筑屋顶坡度大体现该地区降水稀少 9.苗寨道路修建成“之”字形,主要考虑 (A) ①地形条件 ②建筑物分布 ③植被种类 ④人口密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层 能力进阶】 (2024·钦州模拟)目前全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80亿,为探究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某同学绘制了一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从该同学所绘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A) A.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B.澳大利亚东南部人口稀疏 C.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率高 D.非洲北部人口增长率低 11.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是 (C)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当把人口中的所有成员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序时,位于中间的年龄即年龄中位数。年龄中位数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读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1980年到2050年变化趋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人口年龄中位数主要反映人口分布状况 B.2050年,中国人口近半数为50岁以上人口 C.2015年之后,日本人口老龄化速度比中国更快 D.所有发达国家的年龄中位数在任何时候都比发展中国家高 聚落,古代指村落。《汉书·沟洫志》中记载道:“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下图为“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以及乡村和城市景观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差别在于 (A) A.生产与生活方式不同 B.交通线数量不同 C.人口数量不同 D.建筑物密度不同 14.关于聚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是人类居住房屋的总称 B.多建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 C.受自然环境影响不断加强 D.保护传统聚落的目的是发展旅游业 世界人口学家根据相关资料绘制了世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图(含预测),据此完成15、16题。 15.据图分析得知,世界人口总数变化趋势是 (A) A.不断增多 B.保持平衡 C.不断减少 D.先减少后增多 16.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趋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