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学仿真猜题卷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学家在衣藻细胞膜上发现一种光敏感通道蛋白(ChR),蓝光照射可激活ChR使钠离子通过它流入细胞。用某技术手段将ChR嵌入动物神经元的细胞膜上,可人为精确控制神经元的活动,沿着这个思路,发展出风靡神经科学领域的光遗传学技术。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用蓝光照射含有ChR的神经细胞,可使其处于兴奋状态 B.蓝光照射下,钠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钠离子通道流入细胞 C.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ChR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使其在神经细胞中表达 D.神经细胞膜上的光敏感通道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和运输 2.不同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不同是因为不同细胞会合成一些不同的特殊蛋白———奢侈蛋白”,如表皮细胞合成的角蛋白、透镜状细胞合成的晶体蛋白等。除这些“奢侈蛋白”外,几乎所有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都是一些必需的蛋白质———持家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输卵管细胞中的卵清蛋白都属于“奢侈蛋白” B.“持家蛋白”基因在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中都表达,使细胞种类产生差异 C.表皮细胞不能合成晶体蛋白,可能是由于该细胞丢失了晶体蛋白基因 D.角蛋白的合成是细胞内特有基因在一定的时期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实验操作顺序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表中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选项 高中生物学实验内容 操作步骤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先将斐林试剂甲液加入待测样液,摇匀后再加斐林试剂乙液 B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室温下将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匀后,在设定温度下保温 C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先将根尖解离后用甲紫溶液染色,然后用清水漂洗再制作装片 D 制备酵母菌培养基 先调节pH,再高压蒸汽灭菌,最后倒平板 A.A B.B C.C D.D 4.最新研究表明,线粒体有两种分裂方式:中区分裂和外围分裂(图1和图2),两种分裂方式都需要DRP1蛋白的参与,正常情况下线粒体进行中区分裂,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顶端Ca2+和活性氧(ROS)含量增加线粒体进行外围分裂,产生大小不等的线粒体,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复制型DNA,继而发生线粒体自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线粒体,在高倍镜下观察其分裂情况 B.正常情况下中区分裂可增加线粒体数量,外围分裂会减少线粒体数量 C.线粒体外围分裂可能由高Ca2+、低ROS使DRP1蛋白在线粒体上的位置不同导致D.线粒体自噬过程需溶酶体里的多种水解酶的参与,利于物质重复利用 5.某家系甲病和乙病的系谱图如图所示。已知两病独立遗传,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500。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病 B.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若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Ⅲ3与表型正常男子结婚,所生子女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2/459 D.若需判断乙病遗传方式,可选择用乙病的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设计的探针与I2、Ⅱ3个体进行核酸杂交 6.野生大豆花的结构、传粉方式与豌豆相同,果实成熟后,豆荚受到微小外力就会“炸裂”,将大豆种子弹射出去。豆荚是否易“炸裂”受A/a基因控制,含a基因的豆荚经轻微碰触就会“炸裂”。因城镇开发建设,野生大豆种群被分隔在多个互不相连的地块中(碎片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块碎片化前,不同基因组成的野生大豆植株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 B.自然选择对不同地块野生大豆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起作用可能有差别 C.调控豆荚易“炸裂”的a基因在不同野生大豆种群中的频率都非常高 D.在野生大豆种群中选育高产抗病品种时,A基因的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