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2707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43225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江苏省,考试,答案,PDF,试卷,语文
  • cover
南京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第2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高一语文备课组 审阅人:语文教研组 一、基础知识(20分) 1下列小甄同学整理的文言一词多义的卡片,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B. 度 辞 义项①揣测一一例句:他人有心,予付 义项①推辞,不接受一一例句:卮酒安 度之。(《齐桓晋文之事》) 足辞。(《鸿门宴》) 义项②丈置一一例句:度,然后知长短。 义项②告别—例句:何辞为?(《鸿 (《齐桓晋文之事》) 门宴》) C D. 微 然 义项@没有一一例句:微夫人之力不及 义项①…的样子一一例句:葵刀酷然 此。(《烛之武退秦师》) (《庖丁解牛》) 义项②轻微一一例句:动刀甚微。(《庖 义项②连词,表转折一例句:虽然, 丁解牛》) 每至于族。(《庖丁解牛》) 2.下列文言语句与“吾属今为之虏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浴乎沂,风乎舞等,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B.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C.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D.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奏师》) 3.下列小贾同学整理的有关文学知识的课堂笔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论语》与《孟子》都属于语录体散文,以记言为主。《庄子》则显示出由语录体向专 论体过渡的迹象,多以离亩结构成文。 B.《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以《春秋》为纲,把《春秋》 中简短的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史学文学都产生了 深远影响,鲁迅之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窦娥冤》属于中国戏曲中的元杂剧,体制不大,一本四折;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汤 显祖的《牡丹亭》都属于昆剧,规模大,篇幅长。 4,下列小甄同学整理的有关文本理解的课堂笔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孔子并没有否定他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但认为子路的 说话态度不够谦虚,是故“咽之”。 B.孟子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形象地说明齐宣王不能用“推己及人”的方法达到的“王天 下”目的,是“不能”而非“不为”。 C.面对素伯,烛之武先承认郑国将亡的处境,再叙郑亡无利于案,后归结到存郑于秦有益。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适用班级:1-24班]第1页共10页 说辞有意处处为秦国考虑,委婉多姿。 D.对人的称呼能体现说话人的态度,鸿门宴上,刘邦称项羽“将军”以示退让,项羽称樊 哙“壮士”则体现了对勇武之士的欣赏。 5.鸿门宴中刘邦、项羽双方人物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刘邦面对张良的询问,只言“鲰生说我”,可见其圆滑世故且轻信他人;项羽面对刘邦 的谢罪,直言“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可见其坦荡直率胸无城府。 B.樊哙在形势危急之际主动闯帐教主,临危不惧,义正词严地指斥项羽,为刘邦赢得生机。 项庄在范增的指使下拔剑起舞,意在沛公,受项伯所阻,而不能达成使命。 C张良献策、告急、留谢等一系列的行动,老练机智,处变不惊,勇于担当。同是谋士, 范增虽有政治远见,知道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却性情外露,表达直接。 D.项伯连夜为刘邦传话,请项羽善待刘邦,项羽没有追究,且当即“许诺”,之后对项伯 维护刘邦之举也无反应。刘邦回营后,“立株杀曹无伤”,对背叛绝不姑息。 6.《庄子》中的离言常能表现出作者的个性和思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钓于濮水》中庄子不愿做庙堂上的神龟,宁愿在污泥中自由自在地活着。 B.《惠子相梁》中庄子以高洁的鹓縐自比,讥讽息子珍视相位如鸱珍视腐鼠。 C.《鬻梁之上》中庄子借与惑子讨论“知鱼之乐”,含蓄表达了世无知音的感喟。 D.《庖丁解牛》借庖丁施刀“因其固然”而保特刀刃若新,喻示养生处事都要顺应规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