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诗歌五首》自主学习单 郑州外国语学校朗悦校区 秦芷萱、崔文娟 第一课时(《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自主学习单 基础性知识 (一)给划线字注音,为诗歌划分节奏,翻译诗歌内容。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 )而一涕下。 翻译: 望岳 岱( )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 ( )云,决眦( )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翻译: 拓展性知识 三首登临诗都再现了自然山水的壮丽,请大家在读诗歌,探究诗人是如何表现美景之壮丽的?(修辞、炼字、视角等角度分析) 《登幽州台歌》 《望岳》 《登飞来峰》 (二)初读诗歌,说说三首诗所抒发的诗人情感,或表现的诗人形象。 《登幽州台歌》 《望岳》 《登飞来峰》 补充资料: 《登幽州台歌》创作背景 陈子昂24岁举进士,官至右拾遗。他对国家大略、边防事务颇有远见,但因直言敢谏,仕途不顺,曾蒙冤下狱。696年,契丹攻陷营州。 武攸宣率军征讨,宦海沉浮十余载的陈子昂担任随军参谋。前线兵败,陈子昂一再进谏,请求分兵抗敌,武不听,反把他降军曹。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吟唱出《登幽州台歌》。 《望岳》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次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北游齐、赵,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登飞来峰》创作背景 庆历二年(1042),21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随即赴扬州任签判,之后又升任鄞县知县,治理一方,政绩显著。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29岁的王安石做知县任期到,在返回故乡江西的途中,经过飞来峰,登上峰顶,极目远眺,写下《登飞来峰》。 第二课时(《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自主学习单 一、基础性知识 请划分下列诗歌的朗读节奏。(基础性学习目标1)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再读两首诗歌,如果任选一句或一联,配上一幅适合发朋友圈的图片?请你思考一下,你会选择哪一句或哪一联?(基础性目标2) 我会选择《游山西村》中的 (诗句),这句主要写出了 ,我感受到了 。 我会选择《己亥杂诗(其五)》中的 (诗句),这句主要写出了 ,我感受到了 。 二、拓展性知识 (一)请你找出来这两首诗歌中有富有哲理的句子,给诗人的朋友圈写回复。(拓展性学习目标3) 《游山西村》中的哲理句 (原文)。 回复: 。 《己亥杂诗(其五)》中的哲理句 (原文)。 回复: 。 请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表格内容。(拓展性目标4) 诗歌 创作背景 意象 哲理 表现手法 情感 《游山西村》 《己亥杂诗(其五)》 三、课后作业(挑战性目标5) 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 解释下列诗句在原诗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任选一句,根据诗句的衍生意义,创设情境,引用诗句,完成一个写作片段,要求100字左右。 (1) 诗句 原意 衍生意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 第一课时(《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自主学习单答案 一、基础性知识 (一)chuàng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dài céng zì 泰山究竟怎么样呢?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