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3962

8.1 功和功率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7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720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功率,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讲课题目 《功和功率》 课型 复习课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理解功和功率。关心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 内容分析 《功和功率》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的内容。教材知识分为功的概念和计算、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功率在实践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三个教学知识点。在以解决功的一般计算的基础上,掌握变力做功的方法。同时也为第七章第四节《重力势能》和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功和功率的基本知识结构,但是对于这部分内容的题型和解决这些题型的方法没有归纳总结,导致在作业中关于机车启动问题,学生思路不清;变力做功问题,不熟练。没有很好的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2)理解功率的概念、公式和物理意义。  2.[科学思维] 知道功是标量,理解正功、负功的含义,知道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各个力分别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  3.[科学思维] 会用极限思想理解瞬时功率表达式P=Fv,弄清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区别,掌握其计算方法。  4.[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和练习,理解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并能分析、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 掌握机车启动和变力做功的问题 教学难点 变力做功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 新课 问题:通过舰载机的起飞,我们功和功率用到哪些知识? 展示中国的航空母舰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 假设:航母停泊在水面上,质量为m的舰载机由静止在水平甲板上滑行的距离为L时达到起飞要求,起飞速度为v,牵引力恒为F,阻力为f=kmg,求: (1)牵引力做的功 (2)克服阻力做的功 (3)舰载机起飞时牵引力的功率 (4)舰载机在甲板上运动过程中牵引力的平均功率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知道功和功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思考和完成问题 创设情景,激起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体现认知过程。 环节一 知识结构回顾 1.展示优秀的《功和功率》复习课的知识结构图。 2.通过学生的知识结构图,教师引领学生对《功和功率》两节内容的知识进行总结。 3.常见题型总结 (1)恒力做功问题 (2)变力做功问题(微元求合法、图像法、平均值法、等效变换法) (3)功率的基本概念和功率的计算 (4)机车启动的两种方式 结合所学知识,和老师一起总结,并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展示学生的知识结构图,引领学生对两节课内容的回顾。 让学生知道总结复习,不仅是内容的总结,还有题型的总结。 环节二 点评作业, 总结出错较多的题型并进行巩固训练。 一、变力做功问题 (一)图像法 作业1、放在地面上的木块与一轻弹簧相连,弹簧处于自由伸长状态,现用手水平拉弹簧,拉力的作用点移动x1=0.2m时,木块开始运动,继续拉弹簧,木块缓慢移动了x2=0.4m的位移,其F-x图象如图所示,求上述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 提问:1.属于本两节内容中什么类型题。 2.确定类型后,用什么方法解决。 {巩固训练} 如图甲所示,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坐标原点O处的小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x轴方向运动,拉力F随物块所在位置坐标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纵、横坐标轴单位长度代表的数值相同,纵、横坐标单位均为国际单位,曲线部分为半圆,则小物块运动到x0处时拉力所做的功为(  ) A.Fmx0 B.(Fm+F0)x0 C.(Fm-F0)x0+F0x0 D. x02+F0x0 (二)平均值法 作业2:野山鼠擅长打洞,假设山鼠打洞时受到的阻力f与洞的深度L成正比,即f=kL(k为比例常数),则野山鼠从洞深d1打到洞深d2时,需要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B. C. D. 提问:1.属于本两节内容中什么类型题。 2.确定类型后,用什么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