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3981

统编版2025春学期六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答案)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3445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2025,学期,六年级,下册,期中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2025春学期六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积累运用(30分) 1、按一定书写格式,把《匆匆》第1自然段的前两句话写在条形格里,注意要写正确、美观、匀称。(3分) 2、在语境中根据拼音把句子填写完整。(7分) 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六年来,我们有过pái huái( ),有过yōu shāng( ),也有过许多值得kuān wèi( )的美好huí yì( )。不久以后,我们将要告别阳光míng mèi( )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带着自己的zé rèn( ),跨入新的学校,迎接更yán jùn( )的挑战。 3、下面四组词语,每组都有一个不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①A.焖饭(mèn) B.坚劲(jìn) C.掺和(chān) D.含情脉脉(mò) ( ) ②A.栅栏(zhà) B.吞噬(shì) C.泪潸潸(sān) D.头晕目眩(xuàn) ( ) ③A.萦系(jì) B.机杼(zhù) C.急遽(jù) D.衣衫褴褛(lǚ) ( ) ④A.铁锨(xiān) B.追悼(diào) C.藤蔓(wàn) D. 流水潺潺(chán) ( ) 4、下列四组词语中,只有一组是完全正确的,正确一组的序号是( )。(2分) A.沸滕 防御 挪移 觉察 B.耽搁 倾覆 截然 缥渺 C.解释 拔弄 惊惶 辟静 D.剥削 苦刑 沉郁 幼稚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运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查询自己想了解的知识。 B. 考古学家的发现,使这件珍贵的青花瓷终于能够重见天日。 C.在寒冷的冬天,他处心积虑地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却忘记了戴上手套。 D. 吃点亏,不要太在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6、下面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毕业在即,校园里回响着我们童真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 能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使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C. 夏天的金沙湖公园翠树掩映,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D. 跨湖桥博物馆展出了一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投龙玉璧,吸引了众多游客。 7、地处浙北的余村,在一任又一任领导带领下,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护美绿水青山”的康庄大道,赢得了“中国第一竹乡”美誉,真可谓“ , 。”( )(2分) A.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8、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寒食》一文中,寒食节民间禁火,而汉宫却传烛赐火,这说明了皇帝特许重臣“五候”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 ( ) (2)写作品梗概要先理清内容,把握要点;再保留“主干”,去除“枝叶”;最后锤炼语言,使语意清楚连贯。 ( ) (3)《匆匆》一文,作者用连串问句直接表达情感,《那个星期天》更多是间接表达情感,但两篇都运用了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 ) (4)《北京的春节》详写了最能表现北京风俗的那几天,《腊八粥》详写了喝粥部分。作者这样安排详略,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 ( ) 9、在横线上填写课文内容或合适的名言和古诗文。(4分) (1)生命是什么?生命是“盈盈一水间, ”的深情;是于谦“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气节;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浩然正气! (2)平时,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大人们说:“这段时间工作忙,等过段时间再去看看父母。”为此,我们可以用“ , ”这句俗语来劝说他们及时去看望父母。 (3)《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为张思德同志举行的追悼会上做作的演讲。谈到死的意义时引用了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 ,或轻于鸿毛。” (4)时间,她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人心:“ ,日久见人心。”时间,她如一位智者,告诫我们要节俭:“ ,莫把无时当有时。” 10、课外阅读。(2分)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