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4316

5.1 曲线运动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260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曲线,运动,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曲线运动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实验探究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课题研究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内容是整章教学的知识基础。 2.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的显著区别是它的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化,教学中通过“生活体验→实验探究→理论认知”逐步推进的方式来解决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确定问题。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为后续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对力与运动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也能够从物理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简单的规律。但是对感性的、直接的结论的理解,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与现象解释会成为本节课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一个需要突破的地方。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了解曲线运动的内涵,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科学思维】通过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得到结论的科学方法:归纳法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组织学生总结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并给予理论证明。 【科学态度与责任】感受到科学研究问题源于生活实践,获得的结论服务于生活实践,体会学以致用的感受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物体做曲线运动过程中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的确定。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用曲线运动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辅助支持 小钢球、粗铁丝、白纸、复写纸、条形磁铁、ppt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 过程学习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环节一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1 播放视频《游乐场里的过山车》运动。 提出问题: 想一想过山车的运动轨迹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活动1 (1)观看视频,激发兴趣 小组讨论,最终能从运动轨迹上来定义曲线运动。 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创设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环节二教师活动2 教师:(1)情境展示:播放砂轮打磨金属视频。 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小球沿铁丝运动的实验。 教师在黑板上引导学生用极限的方法理论推导速度的方向。 教师在出示练习题:请在如下图的由A运动到C的轨迹上画出A、B、C三点的速度方向并思考还可能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2 (1)认真观看视频,从感观上体会到“火星”的切线运动方向。 (2)学生小组实验,分别让小球贴着粗铁丝做成的1/4圆周、半圆、3/4圆周在垫有白纸的复写纸上运动。 (3)结合白纸上面的运动轨迹图组内分析讨论画出小球在离开铁丝末位置的速度方向。 (4)小组间交流,能够得出小球离开时的速度方向大致在末位置的切线方向并选代表展示所得结果。 学生思考后能发现三个位置的速度的方向不一样,说明曲线运动时变速运动。 设计意图: 视频展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欲,再结合小球实验能让学生们更好理解切线方向。 学习评价 能找到曲线运动过程中任意位置的速度方向 合格: 知道切线方向为速度方向 良好: 能确定出任意位置的切线方向 优秀: 能准确的把速度方向在轨迹图中画出来 环节三教师活动3 教师 :(1)指导学生完成钢球的运动轨迹实验,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2)对学生做出的总结进行归纳进而得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学生活动3 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记录: ①小钢球从倾斜轨道离开后运动轨迹; ②在小球运动正前方放置磁铁时小球的运动轨迹; ③在小球运动的两旁放置磁铁时小球的运动轨迹。 结合轨迹图组内讨论、分析得出小钢球能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每小组代表展示得出的结果。 设计意图: 用物理实验来创设物理情境直观可信,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习评价 能对物体做曲线运动进行分析 合格: 能表述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良好: 能从力与运动关系的角度分析物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