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854956
23 女娲造人 教学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219632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统编
,
七年级
,
语文
,
初中
,
2024
,
2024-2025
(
课件网
) 新课导入 盘古开天 后羿射日 女娲补天 夸父逐日 嫦娥奔月 精卫填海 看图猜故事 新课导入 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它们表现了“人类童真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捏土造人的神奇。 1.体会本文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2.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神话的魅力。 3.激发想象力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素养目标 作者简介 袁珂,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四川新都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背景链接 本文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色彩。 知识链接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传女娲造人,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文体知识 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的追求,对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的产生,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神话大致分为三类———创世神话、自然神话、英雄神话,其中以创世神话最为重要。 神 话 创世神话又称开辟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解释与描述,反映出古代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这类神话大体可以分为由神来开辟天地、由巨人化生万物和自然演化而形成世界三大类。 文体知识 读准字音 掺和( ) 气概( ) 灵敏( ) 泥潭 ( ) 绵延( ) 揉 ( ) 莽莽( ) huāng凉( ) chān huo gài mǐn tán mián yán róu mǎng 寂mò( ) péng勃( ) chéng澈( ) 荒 寞 蓬 澄 词语解释 莽莽榛榛:莽莽和榛榛两个词均用来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广大:原指神仙法力无所不能。现比喻办法多,本领高强。 灵机一动: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 力不暇供: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悦的样子。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很久以前大地上没有人,女神女娲觉得很孤独,她想造出和她一样的生物来布满大地。她分别用黄泥捏人、用藤条甩人、让男女婚配的办法,让人类世世代代绵延下来。 初读课文 第一部分(1—4):女娲决定在天地间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 第二部分(5—16):写女娲造人的过程。 第三部分(17-18):女娲想出一个可以让人类长久 绵延的好办法,那就是男女配合,繁衍生息。 划分结构 通过学习课文,思考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 她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看到自己的影子,忽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创造和自己一样的生物呢?于是人类就诞生了。 课文解读 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 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用黄泥掺和水揉团成人。 第二种方法:用一条枯藤伸入泥潭,搅动泥浆,向地面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人。 课文解读 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女娲是怎样一个形象? “神”的特点:“神威”。有非凡的能力,神通广大,一天当中能够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初中课外阅读必考内容整理及练习《骆驼祥子》(学案含答案)(2025-04-24)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5-04-24)
统编版2025年春学期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04-25)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期中测试卷 语文(含答案)(2025-04-24)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4—2025下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2025-04-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