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阶段考试 九年级语文答案 一、积累运用 1.(1)我寄愁心与明月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云不动安如山。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天涯若比邻 (5)一鼓作气,再而衰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 2.(1)朗润 (2)溃退 (3)断章取义 (4)伤痕累累 3.C 解析:“燥热”指“(天气)炎热不湿润”,和“人间烟火”不搭配。 4.A A 项的错误是搭配不当,“促进”和“文化”不搭配,正确的修改是:“促进文化发展”,或“改善 了(丰富了)文化生活” 5.(1)C 解析:A.甲是行书;B.乙是隶书;D.丁是楷书 (2)参考答案:物理课地理课课课有趣 (3)①《经典常谈》 ②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毒害 ③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为线索,塑造了孙悟空等神通广大、勇敢无畏的英雄形象。 (4)示例一:周恩来(《红星照耀中国》)选择:领导南昌起义,创建中共独立武装力量。这次抉择标志 着革命从妥协转向武装斗争,奠定其军事领袖地位,更将马克思主义理想付诸血火实践,成为人生转折点。 示例二: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择:在身体残疾后选择以文学创作继续为革命事 业奋斗,体现了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在新的领域实现人生价值,激励着无数人勇敢面对困难,为理 想而奋斗。 示例三:简·爱(《简·爱》)选择: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后选择离开桑菲尔德庄园,体现了自尊自 爱和坚守原则,追求真正平等的爱情,展现了独立女性的形象,为最终获得幸福奠定基础。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6.(1)仅仅,只 (2)于是,就 (3)不要说,更不必说 7.他们自己说先辈逃避秦代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 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8.(1)驱赶 (2)偕同 第 1 页 共 3 页 9.大官传呼来/百姓窜避不及/狂奔尽气/流汗至踵 10.乙文描写的人情美有:江边小村的人们都靠渔耕劳作过着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生活,那里民风淳朴, 人们幸福快乐。 【乙文翻译】在京城街市上带着面衣(古代遮面的一种服饰),骑着黄马,风吹尘土满街飞扬。回来下 马,两个鼻孔像烟囱一样黑。有个(乘轿的)大官传令(把阻道的百姓)带来,(百姓)就飞速逃到小巷唯恐不 及,用尽力气狂奔,汗水一直流到脚后跟。回想夕阳下的江边小村,捕鱼的船回到水边,夕阳返照进树林, 沙滩像雪一样洁白;在花丛下晒着渔网,酒家有未上漆的门板和青青的幌帘,垂柳相互掩映,老人提着鱼和酒 瓮走出柴门。这时与三五个朋友相伴,在沙滩上随意走走,大大胜过在都城骑着马在泥中行进了。 (二)非连续性文本 11.C 12.A 13.示例: 我的研学方案 我选择文化研学旅行路线。 ①研学目的:以文化为主题,连接语文、美术、历史等学科,提升素养。 ②研学内容:举办说说名人故事、故事会;收集并诵读贵生书院相关的文学作品,来了解贵生书院的重要 地位;在登云塔写生,领会当地独特风景。 (三)文学类文本 14.B 15.因为太行山山峰巍峨,所以说它“雄伟”。因为太行山默默无声,如母亲一般哺育着各种草木和动物, 所以说它“温柔”。 16.运用拟人手法,“有些调皮”“钻”“捉迷藏”赋予小柴胡以人的性格和动作,表现了小柴胡生长在灌 木丛里的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 17. ①它们是作者从小就熟悉的小草,寄托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②它们是造福山里人的“救命草”, 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恩之情。③它们与家乡人关系密切,表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之情。 三、写作(50分) 18.广东省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第 2 页 共 3 页 (50~45 分)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