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八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图是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战争关系图,其中交集部分反映的是( 土地 抗美 改革 援朝 战争 A.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B.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D.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20世纪50年代中期,鞍山钢铁公司扩建,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长春第 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CA10”。沈阳飞机制造厂成功试制中 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一5”。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 业体系。这主要是由于()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3.下表是有关新中国工业产值的数据统计表。据此可知( 工业类型 1952年(亿元) 1957年(亿元) 1953~1957年年平均增长率(%) 国营工业 142.6 421.5 18.1 合作社工业 8.6 149.2 22.3 公私合营工业 13.7 206.3 54.0 私营工业 105.3 62.3 9.0 A.生产关系调整成效明显 B.国家工业布局渐趋合理 C.轻重工业部门协调发展 D.多种所有经济成分增多 4.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 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 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这一方针() A.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反映出当时中国正积极改善对外关系 C.主要侧重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D.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5.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后,出现了“上工敲破钟,干活大呼隆,下工打冲锋”“一遍哨子 不理睬,二遍哨子慢慢来,三遍哨子拖它半天也不碍”的景象。这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B.生产关系脱离了实际 C.农村劳动力出现富余 D.社会公平基本上实现 第1页 6.1960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调整 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重工业战线,节俭财政支出等。 这一方针实施的主要背景是() A,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 B.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 C.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 D.中共八大的顺利召开 7.1964年江苏省按照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规划,将常州机床厂的部分职工和设备一同迁 往大别山区,共同组建国营江准机械厂,主要生产自动步枪等军工产品以保障国家的 军事需求。这次战略调整旨在() A,改善革命老区发展落后的局面B.应对国际形势紧张和苏美两国的威胁 C.实现国家工业布局的均衡发展D.落实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8.20世纪六十年代,大量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抒写了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形成了艰苦 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如: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这一时期的 主要任务是() A.巩固新生的政权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开展“一五计划”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9.据下表可知,国家在该阶段() 表2中国1949一1978年的部分探索和建设成果 农业建 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 设 工业建 建立了一大批基础工业项目,涉及治金、汽车、机械、石油、化工 设 等多个领域。 国防建 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 设 A,全面实现了社会主义目标B.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C,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D.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0.1979年,邓小平在黄山接见了正在该地拍摄电影的香港演员,还破例同他们拍照合影, 观看了他们即兴表演的节目,并为他们签名留念,很多媒体对此予以报道。这() A.有利于推动新时期的思想解放B.说明“一国两制”得到文化界的认可 C.突出反映政府收回香港的决心D.为对外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