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6.2做核心理念的传承者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道德修养: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学会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提升道德修养。 健全人格: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自觉践行核心理念,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激发学生传承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教学重点: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教学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及内容 自主学习 大声朗读P55-56的教材,思考并归纳以下问题,并在教材上做标记。 时间:4分钟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弘扬哪些思想理念?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有什么具体要求? 1 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和内容 (1)形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1、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和内容 P54 (2)内容: 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2 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 ”对于财产损失孔子却只字未提。 孔子将仁的含义概括为“爱人”,主张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后世将仁爱从社会人伦推广到宇 宙万物,提倡“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认为人与天地万 物息息相通,共处于一个家园,故见到同类危难而有恻隐之心,见到鸟兽哀鸣 而有不忍之心,见到草木摧折而有悯恤之心,见到瓦石毁坏而有顾惜之心。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在当代生活中,我们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 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孔子对“仁”的解读 仁即“爱人”,就是爱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主张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后世推广 爱天地万物 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仁爱 孔子 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1)讲仁爱。 要求:①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②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议一议:上述信息中,你能体会到哪一核心思想理念?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重民本 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习近平多次引用这句古语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 荀子的民本思想 (2)重民本 要求:①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②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原因: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立木取信,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变法很快在秦国推广开来,新法使秦国逐渐强盛,最终一统天下。 看图猜故事:你能说说下面两幅图说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吗? 商鞅变法 周幽王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使得周幽王失去诸侯的信任,被逼自刎,国家灭亡。 烽火戏诸侯 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3)守诚信 要求: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