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8115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教学设计 (表格式)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3314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2024,人教,格式,第一章,机械运动
  • cover
课题 运动的快慢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 2.2.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二、课标分析 学生学什么:本节课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能清楚说出某个物体速度的物理意义。能用速度公式做计算题。会判断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能从v-t和s-t图像里正确提取信息。 学生怎么学:通过具体实例比较物体运动快慢,进而利用小学数学的方法计算出速度,最后用比值方法定义速度。用汽车速度表认识瞬时速度。根据图1.3-3的数据,计算速度,并画出s-t和v-t图像,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其物理意义。查阅资料了解物体的运动速度。 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实例让学生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提供了汽车速度表。提供了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图片供学生分析。 学情分析 纸笔测试(前测)(书上的想想议议) 学校运动会上,短跑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⑴比赛过程中,你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 ⑵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你与裁判员所用的方法一样吗?为什么? ⑶小聪同学100米跑成绩为17秒,小明同学的50米跑成绩为8秒,要知道他俩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统计数据决定上课起点) 2.学生虽然不知道速度的定义,但是,学生知道在运动会上谁跑得快,谁跑的慢。也知道生活中汽车、火车、飞机谁跑得快。对物体运动快慢能够定性分析的同学69%,而且认为相同距离用时短的速度快的学生多。会用小学数学的方法计算的同学19%,4位同学路程除以时间,1位同学时间除以路程。有1位同学认为可以用公式,但是没写公式。有1位同学写了正确的速度公式。学生的前概念:每秒成绩?每秒的平均速度?每移跑多少米?所以,上课的时候,不用在这方面花费太多的时间,应该在速度的物理意义、计算和图像上多花时间。 教学目标 1.会根据给定的路程和时间,利用公式v = 计算物体的速度。(物理观念) 2.通过分析知道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模型(科学思维)。根据物体速度变化情况,会判断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3. 会画v-t和s-t图像,并能根据s-t图像计算出物体的速度,能根据图像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能根据V-t图像,判断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科学思维) 4.能够举例说出物体的速度并能够说出它的物理意义,形成交通安全的意识。(科学态度与责任) 5.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运动员刘翔和苏炳添的速度;了解我国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一级铁路的发展进程;了解我国空间站在太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为中华民族的运动员成绩和科技成就感到自豪,逐步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科学态度与责任) 重难点 1.会根据给定的路程和时间,利用公式v = 计算物体的速度。 2.通过分析知道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模型。根据物体速度变化情况,会判断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评估任务 1.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比较班里同学谁运动的快。 2.课本21页的例题。 3.课本图1.3-3的两个小汽车分别做什么运动呢? 4.根据课本图1.3-3的数据画出两个小汽车的s-t和v-t图像,判断小汽车做什么运动?为什么?在s-t图像里不同物体的速度怎么比较?在v-t图像里不同物体的速度怎么比较呢? 课本22页的第3题。 5.查阅资料,了解我国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以及铁路交通的发展进程。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查阅资料,了解宇宙的最大速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 一、引起注意 给出152班体育与健康课上,短跑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的照片。 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个物理问题? 引起注意 二、出示目标 1.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