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低级 高级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者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1、自然界是发展的 (原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世界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 (方法论) 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运动、变化是不是发展? 如何判断新、旧事物? 替代性、质变 趋向性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包括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 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 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发展———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 运动 变化 发展 思考: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是不是所有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结论: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 A.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 B.始祖鸟变成现代鸟类 C.候鸟迁徙 D.环境破坏,鸟类减少 E.气温由10度上升为15度 F.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G.4G技术向5G技术换代 运动、变化 判断:下列哪些是发展,哪些是运动变化? 发展 发展 运动、变化 运动、变化 发展 发展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新事物 符合客观规律 具有强大生命力 具有远大前途 旧事物 是 否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有一个人肚子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子。觉得没吃饱,又吃了一个。一连吃了六个,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子就吃,吃到一半,觉得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的嘴巴,一面说:"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都是白白地浪费了。如果早知道这半个饼子就会吃饱,我应该先吃这半个就好了。" 没有认识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笨人吃饼》 项目 性质 特点 呈现的状态 结果 量变 质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渐进的、 不显著 根本的、 显著的 统一、相持、 平衡、静止 统一物的分解、 平衡和静止的破坏 事物还是其自身 事物不再是自身,而变成了另一事物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否改变。 1.事物发展的形式/状态———量变和质变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区别: 判断:质变是发展吗? 质变 发展 发展一定是质变,质变不一定是发展。 “笨人吃饼” 佛家《百喻经》中讲有这样一个寓言:有一个大肚汉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觉得没饱,又吃了一个,一连吃了六个,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吃,吃到一半,饱了,这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一面自作聪明地说 “我今天吃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前面吃的六个都是白白的浪费。如果早知道是这样,我应该只吃这半个饼就行了。” 思考:大肚汉的说法正确吗?犯了什么错误? 错误。这是一种“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2)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