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小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笔算加法》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因为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口算基础,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列竖式的格式以及计算方法上。因为这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竖式,教师要通过板书,示范竖式的写法和笔算的过程。引导学生回忆操作和口算过程中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说明了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列竖式时应做到相同数位对齐,并引导学生在计算时要从个位算起,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打好基础。 1.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 复习导入 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口算加法。现在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探究新知 活动一:看图列加法算式 课件出示教材例题。 师:你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1:学校安排一年级4个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国家博物馆,还知道每个班的人数。 师: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一(2)班和一(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生2:一(1)班和一(4)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 活动二:探索笔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 课件出示图片: 师: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一(1)班有35人。 生2:一(2)班有32人。 生3:求: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会列式吗?说说怎么想的? 生4:要求一共有多少学生,就是将一(1)班和一(2)班的学生数量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生5:列式为35+32= 师:说一说:怎么口算35+32呢? 生1:先算5+2=7,再算30+30=60,最后算60+7=67 师:怎么列竖式计算35+32呢? 生2:列竖式时,我把35的个位5和32的个位2对齐,35的十位3和32的十位3对齐。 生3: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后,我先算个位5+2=7,再算十位3+3=6,表示60,最后算60+7=67。 师:同学们思路非常清晰,表达的很完整。在列竖式计算35+32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也就是在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师:现在请你们想一想,用竖式计算35+32时,可以先从十位算起吗? 生1:可以,如果从十位算起,先计算十位上的3+3=6,这个6表示60,接着计算个位上的5+2=7,最后把十位上的结果和个位上的结果相加,也就是60+7=67。 师:理论上讲,可以从十位算起,但这种方法不符合常规的计算顺序,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比如在接下来学到进位加法时,容易忘记加上个位进位的数值等情况。常规的从个位算起的方法更符合人们的计算习惯,能够减少错误的发生。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说一说,让同学们找到35+32的计算方法,理解35+32的算理即相同数位要对齐。通过多样化的算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活动三:探索笔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 课件出示图片: 师: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一(1)班有35人。 生2:一(3)班有37人。 生3:求: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会列式吗?说说怎么想的? 生4:要求一共有多少学生,就是将一(1)班和一(3)班的学生数量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生5:列式为35+37= 师:怎么计算35+37呢?摆一摆 生1:先算5+7=12,再算30+30=60,最后算60+12=72 师:怎么列竖式计算35+37呢? 生2:列竖式时,我把35的个位5和37的个位7对齐,35的十位3和37的十位3对齐。 生3: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后,我先算个位5+7=12,再算十位3+3=6,表示60,最后算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