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入新课 传统节日知多少 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会尽力赶回家中与亲人共度佳节。这种团聚不仅增进了亲情,还通过共同庆祝活动(如年夜饭、守岁)强化了家庭凝聚力。春节通过祭祖仪式、家谱传承和家风家训的延续,帮助家庭成员建立与家族历史的连接,增强文化认同感。尤其对现代家庭结构碎片化趋势具有修复作用。 思考:请你谈谈上述节日具有什么作用? 这三个节日通过不同视角诠释中华文化,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也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更体现了民族精神与生活智慧的融合。传承这些节日,实则是延续民族记忆与精神血脉,有利于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责任意识】具有较强的责任感,积极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自学导航(P62-64) 01 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02 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壹 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阅读感悟: 《典籍里的中国》楚辞篇 从屈原的作品及其故事中,你领悟到怎样的人文精神? 答案与解析:开放题。示例:从屈原的作品和故事中我领悟到情牵百姓的爱国情怀,勇于探索的鲜明品格,对真理、正义、高洁品格的追求,坚韧不拔的精神,等等。 笔记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重要性)P62①② ①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②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历史原因 现实原因 贰 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探究与分享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每个“小家”过得和和美美,国家这个“大家”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发展中,都要坚信“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 古人说:“礼之用,和为贵。”人与人相处要找到彼此合适的位置,形成恰当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美好的状态。 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提倡和谐的名言或事例? 名言赏析: 提倡和谐的名言俗语 邻里关系和谐 ①亲望亲好,邻望邻好②远亲不如近邻 ③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④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家庭关系和谐 ①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②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③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人与人团结和谐 ①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②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③孤雁难飞 2024年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 清康熙年间,张家与吴家因两家院落间狭小的空地起了争执,大学士张英一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成功化干戈为玉帛,两家人各让出的三尺地,成了方便大家通行的六尺巷。 从六尺巷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 与人相处要和睦谦让———以”和“为贵。 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 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故事一:从“六尺巷“中悟人文精神做法 探究与分享:“新时代好少年”每年评选一次。入选的好少年,有的热心公益,有的关爱他人,有的热爱科学,有的勇于创新,有的乐观向上,有的爱护环境,有的传承文化,有的勤学善思……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体现了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宝贵品格和树立远大志向、为实现中国梦时刻准备着的担当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