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一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 1.(2023·泰安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过量的氧气后点燃 C 鉴别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后,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 D 检验H2中是否混有CH4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 C [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粉不与稀硫酸反应,A中将主要物质除去了,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B不符合题意;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呈浅绿色,并且有气泡产生,氧化铜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液呈蓝色,没有气泡产生,C符合题意;氢气、甲烷燃烧均生成水,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均会出现水雾,不能鉴别,D不符合题意。] 2.(2024·肥城二模)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结论 A 检验氧化钙中是否混有氢氧化钙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B 鉴别①CuSO4溶液、②稀硫酸、③NaCl溶液、④NaOH溶液 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且鉴别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结论 C 除去H2中的少量HCl气体 先通过足量NaH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D 分离MgCl2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 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B [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无法判断原物质中是否有Ca(OH)2,A错误;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氢氧化钠能与其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鉴别出氢氧化钠,接着硫酸能够与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反应使其溶解,又可以鉴别出稀硫酸和氯化钠,所以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且鉴别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B正确;碳酸氢钠会与氯化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违背除杂原则,C错误;加入适量NaOH溶液,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后洗涤、干燥得到的是Mg(OH)2沉淀,并没有实现MgCl2和NaCl的分离,D错误。] 3.(2024·河南中考)生产、生活中常要区分物质。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食盐水区分硬水、软水 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 C.用灼烧法区分涤纶、羊毛 D.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二氧化碳 √ C [A.不能用食盐水来区分硬水、软水,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后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B.氯化铵、硫酸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都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不能用熟石灰来区分氯化铵、硫酸铵。C.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则无该气味,能用灼烧法来区分涤纶、羊毛。D.氮气、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来区分氮气、二氧化碳。] 4.(2024·深圳中考)下列做法不可以完成的是( ) A.辨别空气、N2和O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 B.辨别黄铜合金和黄金———用酒精灯灼烧 C.辨别纯净水和海水———晒干 D.将溶解色素的水分离———静置沉淀 √ D [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在N2中很快熄灭,在O2中剧烈燃烧,因此,可用燃着的木条辨别空气、N2和O2,A正确;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用酒精灯灼烧时,铜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现象是黄铜表面变黑,而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高温下也不会与氧气反应,灼烧时黄金表面无明显现象,所以可用酒精灯灼烧来辨别黄铜合金和黄金,B正确;晒干纯净水时,水变为气态逸散到空气中,没有物质剩余,海水中含有NaCl等溶质,晒干海水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