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0602

1.3.1 原子半径、元素的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 课件(共40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5-1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55009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3.1,PPT,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节 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第一课时 原子半径、元素的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 1892年后,瑞利和拉姆齐发现稀有气体氩,1898年,又发现了氪氖氙三种元素,1923年发现了氡,历经半个世纪,稀有气体家族才被全部确认。自从发现稀有气体后,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现其化合物,因而,稀有气体被称为惰性气体,直到1962年巴特利特在实验室合成了第一种氙的化合物,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稀有气体化合物已达上百种,所有稀有气体都能形成化合物。从这段科学史话中,你有什么感想? 人们对科学的认知是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或试验过程中完成的,这种认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完善的也是无止境的。 1.了解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能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主族元素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2.了解原子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联系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电离能的关系;3.了解电离能的定义及其内涵,认识主族元素电离能的变化规律,知道电离能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1.对比电离能与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建立二者的逻辑关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结合电离能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判断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各元素的性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进 走 课 堂 在元素周期表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的性质也呈现周期性变化。那么,元素哪些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是什么 如何运用元素周期表推测元素的基本性质 联想质疑 原子半径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化合价 得失电子能力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一.原子半径及其变化规律 原子半径是如何测定的? 追根寻源 测定原子半径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根据固态单质的密度算出1mol原子的体积,再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得到一个原子在固态单质中平均占有的体积,进而得到其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的测定方法 另一种更常用的方法是,指定化合物中两个相邻原子的核间距为两个原子的半径之和,再通过实验来测定分子或固体中原子的核间距,从而求得相关原子的原子半径。有关书籍和手册上提供的原子半径通常是用第二种方法测定的。利用这种方法测得的原子半径有三种∶ 一是共价半径,由共价分子或共价晶体中原子的核间距计算得出;二是是范德华半径,由分子晶体中共价分子之间的最短距离计算得出;三是金属半径,由金属晶体中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计算得出。 一般有下列关系: 范德华半径>金属半径>共价半径 【观察思考】 观察教材“元素的原子半径及相应的比例模型”,总结归纳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1.同周期元素自左至右原子半径变化规律 2.同主族元素自上至下原子半径变化规律 常见原子的半径 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也就越大,将使原子的半径减小。 电子的能层越多,电子之间的排斥作用越大,将使原子的半径增大。 原子半径 电子的能层数 核电荷数 取决于 (1)原子半径大小的影响因素 ①电子的能层数 这两个因素综合使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递变 (1)原子半径大小的影响因素(相反的因素) 电子层越多, 电子排斥作用越大 原子半径增大。 ②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越大, 吸引作用越大, 原子半径减小。 同主族元素 同周期元素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原子半径大小的变化规律 ①主族元素 同一周期自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但变化幅度不大。 原因是同一周期过渡元素增加的电子都分布在(n-1)d轨道上,电子间的排斥作用与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大致相当。 ②过渡元素 Why 原子半径 同周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