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秘密级事项管理★启用前 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史模拟试题(二) 本试卷共20题,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挖掘及检测证明,在河姆渡第四文化层4000余平方米的范围内,普遍堆积着厚厚的稻谷、稻壳、稻草,最厚处有1米以上,稻谷的总量高达120吨,这些稻谷属于栽培稻的籼亚型种中晚稻型。据此,下列推断合理的是,河姆渡人 A.农业生产工具先进 B.商品交换比较频繁 C.具备定居生活基础 D.擅长培育水稻品种 2.春秋时期的鲁国,上自诸侯,下至卿大夫,皆须依礼而动,无论是“国之大事”,还是往来小节,都强调要依礼而行,即所谓“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这种状况 A.不利于鲁国社会变革 B.意在维护周王室地位 C.巩固了奴隶主的统治 D.阻碍了文化自由发展 3.20世纪中期,考古人员在云南发掘出了古滇国至宝———滇王之印(见下图),该印为蟠蛇纽型,蛇背有鳞纹,蛇首昂首向右上方。印面每边长2.4厘米,印身厚0.7厘米,通高2厘米,重90克。印证了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汉朝“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该印可用于说明 A.汉代冶金技术取得较大发展 B.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汉政府重视西南地区的发展 D.汉朝对西南地区的管控乏力 4.宋真宗时曾发生大旱,“狂生”王行在宰相王旦路过时,指着他大叫“百姓困旱,焦劳极矣!相公端受重禄,心得安邪”,还随手投出一物击中王旦头部。王旦则以“言中吾过,彼何罪哉”为由放过了王行。这从侧面说明宋代 A.社会矛盾激化 B.文人政治地位较高 C.官员素养提升 D.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5.钱穆指出:“在明代以前,皇帝正式命令不公布,亦算是违法的,而且也不可能(不公布)。皇帝的秘密信件,绝不算是政府的正式文件,绝不能取得政治上的法理地位。但在清代还是取得了。”此观点反映出,明清时期 A.政治制度趋于完善 B.君主专制走向强化 C.皇权缺少监督机制 D.国家治理很不规范 6.针对新疆问题,左宗棠强调“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并促使清廷认识到只有收复北疆,方能“居中控制,南钤回部,北抚蒙古,借以备御英俄”。1875年,清廷作出了武力收复新疆的决断。据此可知,左宗棠 A.旨在重构中央与地方关系 B.积极贯彻“以夷制夷”的方针 C.致力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D.深受传统“羁縻政策”的影响 7.晚清时期的某次战争中,“列强的态度在战争中起了变化,英国本寄希望于清朝成为俄罗斯南下的屏障,但在这之后开始向日本靠拢,而俄罗斯因忌惮清朝迟迟未实行的南下政策终于开始进入实施阶段”。由此可推知,此“战争” A.成为晚清开始工业化的导火线 B.推动政治改革走向共和道路 C.破灭了洋务派自强求富的愿望 D.导致清政府成为西方的傀儡 8.下表所示是1912—1924年的一组经济数据(单位:个)。这组数据可以用来论证,这一时期 新建企业 棉纺厂 面粉厂 近代银行 全国 2107 178 162 277 广东 109 12 0 8 A.民族工业发展至顶峰时期 B.西方对华侵略有所放松 C.广东经济近代化进程放缓 D.经济布局失衡状况改善 9.1944年春节前后,上海沦陷区的爱国志士设计了一款烟标(见下图)。该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