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秘密级事项管理★启用前 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史模拟试题(四) 本试卷共20题,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家们发现,黄河上游各氏族部落使用的海贝、珠玉等装饰品来自东南沿海,东方各氏族部落使用的象牙来自南方,中原地区各氏族部落喜爱的玉制品的原料来自北方或西北地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 A.贫富分化不断加剧 B.区域间存在经济交流 C.中原文明得到扩展 D.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基础,把“亲亲尊尊”作为“仁”的标准,反对把“政”“刑”从“礼”“德”中分化出来。由此可见,孔子的“仁” A.具有伦理等级色彩 B.体现了为政以德的主张 C.蕴含以人为本思想 D.适应了时代转型的需要 3.白登之围后,“(汉)高帝患之,乃使刘敬奉宗室女翁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食物各有数,约为元弟以和亲,冒顿乃少止”。这表明汉初 A.和亲政策消除了北方威胁 B.匈奴对西汉政权威胁巨大 C.休养生息政策的成效不明显 D.缺乏用武力解决边患的实力 4.唐初,万年县法曹孙伏伽上书请置谏官,得到高祖的采纳。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下敕,置谏议大夫四员,秩正五品上,以为专职谏诤官员。这一做法说明唐初 A.选官制度发生变化 B.旨在避免决策失误 C.皇帝权威有所削弱 D.急于缓和社会矛盾 5.宋代是历史上历法改革最为频繁的一个朝代。宋代共颁行过19次历法,平均17年就改历一次。对比现象解释最为合理的是,宋代 A.天文知识取得突破 B.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C.君权神授色彩浓厚 D.历法编制有所发展 6.下表所示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森林覆盖率。这可用于说明古代中国 时间 秦汉 隋唐 五代辽宋夏金 元 明 清前期 覆盖率 41%—46% 33%—37% 27%—33% 26%—27% 21%—26% 17%—21% A.少数民族内迁加剧 B.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扩展 C.自然灾害愈演愈烈 D.战争频繁导致生态破坏 7.有学者指出:在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翻译作品及异国游历见闻方面的著述销路很广,这些对西方的介绍,足以推翻那种把清廷官员作出愚蠢的外交行为归咎于当时中国人的世界观本身就蒙昧无知的论调。材料观点意在说明晚清 A.对外开放程度得到了提升 B.对世界的认知存在局限 C.西学传播冲击了传统观念 D.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8.下表反映了1891—1900年广东生丝出口统计情况。(单位:担) 1891—1892年 1893—1894年 1895—1896年 1897—1898年 1899—1900年 手缫丝 4659 1951 2474 1933 2375 机制丝 12146 16438 20629 22727 34612 共计 16805 18389 23103 24660 36987 据此推知,这一时期的广东 A.农耕经济模式难以维系 B.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 C.对外贸易政策取得成效 D.半殖民地化程度有所加深 9.下面是创作于1940年的两幅木刻版画。这些作品的宣扬 A.体现了政府主导军事的策略 B.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意在强化国家对基层的控制 D.能够增强民众对共产党的认同 10.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出口是对外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据统计,1952 年我国出口消费品总额为27 亿元(新币),其中农业产品出口额为26.6 亿元(新币),约占出口消费品总额的 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