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 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1~2题14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1分) 谁能给青春下一个定义? 青春,第一个让人想到的关键词是成长。里一(青涩、苦涩)的春日里,万物 萌生。我们开始体会到风雨打击后的痛苦,也开始明白收获的喜悦。我们未来的模样, 将从此刻开始(ding xing)。 青春,第二个让人想到的关健词是激情。在灿若骄阳的岁月里,谁舍得深埋起自己 生命的光和热?也许幼稚,也许轻狂,可青春若不燃烧人生岂不少了太多的亮色? 青春,第三个让人想到的关键词是敏感。心灵的第一次自由跳动,使得我们对身边 一切的人和事,都报以既期待又(huang kǒng)的心态。在一次次的犹豫与揣测中,留 下太多的遗憾。 这就是青春啊,一段遗憾重重,却又让人无比乙一(留恋、迷恋)的时光!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模样(m6)B.骄阳(jlao)C.揣测(chul) D.遗憾(hàn)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ding xing) ②(huang kong) (3)从文段中甲、乙两处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甲 乙 (4)文段中画线句的问号使用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3分) (5)下面句子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在一次次的犹豫与揣测中,留下太多的遗憾。 修改: 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回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2.请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衔接词。(只填序号)(每空1分,共3分) 垃圾分类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一,居民需在家中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 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进行初步分拣。 ,垃圾清运人员会对分类结果进行检查, 确保无混投现象。, 分拣完成的垃圾将被送往不同处理厂,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无 害化处理。 A,随后 B.然而 C.最终 D.首先 E.例如 第二 部分 (3~20题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6分) 3.阅读下面文字,请在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 经典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如《论语》中“① ,匹夫 不可夺志也”的坚定志向: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② ”的凌云之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③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忧患意识: 《鱼我所欲也》中“④ ,万钟于我何加焉”的义利抉择;李贺《雁门太守行》 中“报君黄金台上意,⑤ ”的赤胆忠心:陆游《游山西村》中“⑥】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困境突破。这些千古绝唱,永远是激励人们前行的精神火炬。 (二)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回答4~6题。(共6分) 渡荆门送别 江夏别宋之悌 李白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注释】①此诗是开元二十年(734)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与贬赴交趾(今越南河内) 的宋之悌分别时所作。 4.《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有何妙处?(2分) 5.《江夏别宋之悌》中颈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6.两首诗均写一,但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渡荆门送别》尾联借故乡水拟人化抒 情,含蓄深沉;《江夏别宋之悌》尾联 一(抒情方式),“泣无穷”以强烈的 悲怆收尾,情感外露。(2分) 语文试卷,第2页,共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