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1727

2.4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 第3课时(教案 分栏式)

日期:2025-05-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898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探究,物质,组成,奥秘,3课时,教案
  • cover
课时计划 课题 第四节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 课时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目标类型/目标行为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5物质由元素组成7~9年级: 知道元素的含义,理解已知的绝大多数物质由元素组成,认识常见的元素和元素符号 (H、C、N、O、Na、Al、Si、P、S、CI、K、Ca、Fe、Cu、Ag、I等)。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了解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特点。 科学观念:了解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认识并正确书写元素符号;探究元素周期表,初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记忆、再现的方法掌握元素的读法、写法和意义;运用类比、读表和分析等思维方法寻找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 探究实践: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探究活动,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描述元素排列的规律及元素之间的联系,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体验元素符号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学习的乐趣;通过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发现科学规律,体会科学美感,感受科学家精神。 以上目标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第 页 第 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元素、同位素等知识,初步形成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科学观念。本节课安排了元索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本节课中存在大量记忆性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采用机械性记忆方法,如把元素符号等同于英文字母进行机械性记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先回顾元索符号的历史由来,说明使用符号的必要性,同时加强对元素符号意义的认识,将元索符号和元素名称相对应,而不是孤立记忆;再通过制作元素名片熟悉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包含信息,并用带有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元素周期表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你分析一下哪些学生的原有知识不能支撑这堂课的学习? 课程内容分析 课表解读/教材分析/支持性材料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2章第4节《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第三课时。教材先介绍了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展示了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再介绍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为化学式、化合价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周期表是对元索周期律的总结与归纳,教材设置“思考与讨论”栏目来引导学生解读元索周期表中每一格包含的信息,再通过“探索活动”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提升学生读图、对比、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① 认识元素符号的书写 学习活动 (1)用该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 教学活动 观察教材第77页表2.4-2,思考 个大写字母作为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的来源和书写规则。 (2)铁、铜的元索符号是用拉丁文的前两个 为什么铁、铜的元素符号和其他元索符号不 字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 同,要用两个字母 (1)改正错误的元素符号:锰(MN)、钙(CA)、 如果几种元素第一个拉丁字母相同,就再加 镁(mG)、氯(CL) 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2)从符号书写角度,找出CO和Co有什么 不同? 过程诊断 通过观察,归纳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将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相对应,变机械记忆为意义记忆,再通过迁移应用熟练掌握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 学校任务② 辨识元素符号的意义 学习活动 “2N”表示两个氮原子,但不能表 教学活动 元素符号除了表示元素之外,还有 示两个氮元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当 其他的含义吗 元素符号前有数字时,只具有微观意义,表 (1)(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示原子的个数。 (2)(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利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也很方便。 (3)(宏观)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 展示常见离子Na+、Mg2+、Cl-,寻找离子符 号还可以表示这种物质。师生互动:说出符 号的书写规律。 号的意义(2N、CI、Na、2Mg)。 离子的电荷数目和电性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直接用正 上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