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县普通高中共同体2025年春期高一半期联合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涂黑。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号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存。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表是1949年至1952年中国公私经济所占比重表 年份 全国工业(不含手工业) 社会商品批发总额 国营工业 私营工业 国营商业 私营商业 1949-1950年 34.2% 63.3% 23.2% 76.1% 1952 52.8% 39% 60.5% 36.3% 表中的变化 A.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得益于过渡时期总路线 D.有利于巩固新生的政权 2.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6个副主席中,包含了宋庆龄、李济深和张澜3位党外民主人士;21名政务委员中,有11人是党外民主人士;政务院下属34个机构的109名正副职位中,党外人士占49个。这说明新政权 A.实行多党派联合执政 B.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体现新民主主义原则 D.重视各党派的权力均衡 3.据《新中国60年》统计,一五计划期间东北陕西等地区的人均工业产量的增长率,高于近代以来工业比较发达的京津,江浙地区。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工业布局得到一定程度调整 B.优先发展重工业带来“大炼钢铁” C.成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针对工商业的改造已经顺利完成 4.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指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大舞台 B.打破美国孤立封锁 C.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D.外交政策走向务实 5.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决定在1960年底1.29亿城镇人口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并要求1961年至少减少1000万人。这种逆城市化举措 A.极大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效益 B.促进了人口的自然流动 C.利于缓解经济困难带来的压力 D.推动了产业布局的调整 6.1983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对工业公司进行了全面改革。改革贯彻“放权于厂、还政于局、归位于企、为厂服务”的“十六”字方针,开发出了“山城”手表、“嘉陵”摩托等名噪一时的产品。据此可知上述改革 A.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B.激发了企业的经营活力 C.受到了农村改革的直接影响 D.摆脱了计划体制的束缚 7.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转型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打破了“个人崇拜”,第二次打破了“计划经济崇拜”,第三次打破了“所有制崇拜”。这三次思想解放 A.都开始于党的中央全会 B.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体现改革渐进性的特点 D.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8.下表内容反映了中国 2014年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5年 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2016年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 2017年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 A.积极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B.国际影响力扩大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D.致力于区域合作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讲到,克里特岛的妇女可以在田间劳动,在园林中跳舞,在斗牛场看斗牛,甚至可以拥有财产、参加战争。这明显不同于深居简出、以家庭为生活中心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