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了解清朝加强皇权的举措,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了解清中期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世界形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1.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图片、史料等,了解清朝加强皇权的举措和清中期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 2.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 3.通过对清中期以后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加剧、故步自封的了解,认识到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课程导入 沈阳大政殿和十王亭 大政殿和十王亭,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反映了满洲贵族(以八旗旗主为代表)共议国政的政治体制。那么,入主中原后,清朝统治者学习历代中原王朝加强君主专制,这种共同议政的制度还能继续发挥作用吗? 学习任务 1.南书房的设立 距离100米 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连皇帝都不能改变,康熙年间采取了怎样的方式抑制满洲贵族的权力呢? 皇帝寝宫 设立南书房,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直接帮皇帝草拟谕旨、处理奏章。 学习任务 2.军机处的建立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卷一 (1)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没有议政权力,只起到秘书的作用,军国大事都是皇帝一个人的决定。 (2)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初为处理西北军务 学习任务 2.军机处的建立 军机处每天处理奏折多至五六十件,年末时可达上百件,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军机大臣须每天值班,等候皇帝随时召见。 军机大臣被召见时,太监也不能在旁边;军机处的差役“苏拉”,则挑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少年担任,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摘自冯元魁《军机处与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 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 简练 高效 机密 (3)结合军机处的特点,说一说它是怎样加强君主专制的? 学习任务 2.军机处的建立 清朝初年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定,皇帝都不能改变 康熙年间 设立南书房,绕过议政王大臣会议,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雍正年间 乾隆年间 设立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从皇权受限→皇权独掌 学习任务 3.建立奏折制度 这封乾隆皇帝御批奏折为闽浙总督杨应琚所上奏。杨应琚在这份给皇帝的奏折中,回顾了广州十三行商馆设立的原因和经营情况,并考察了虎门、黄埔一带的地理形势,主张对外通商应仅限于粤海关。 乾隆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用朱笔批示:“所见甚是。本意原在……” 从这份奏折的内容来看,奏折制度有怎样的作用?它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的? 作用:便于皇帝更广泛了解情况,提高理政效率。 加强了皇帝和大臣之间的直接联系,有利于皇帝“乾纲独断”和对地方更深的控制。 学习任务 1.文字狱 阅读相关史事,说一说什么是“文字狱”? 清初,有人修《明史》,对南明的史事使用了明朝纪年,结果朝廷下令把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死,总共处罚了200多人。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皇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 相关史事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摘取只言片语,歪曲解释,借题发挥,罗织罪状 运用“文字狱”的概念,思考写这几句诗的人因何获罪?这说明文字狱的实质是什么? 维护清朝统治 学习任务 1.文字狱 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思考康乾时期文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