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3045

2025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1004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三下,学期
  • cover
2025年新余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历史 本试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1年10月,中国考古学会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下表为入选该名单的38项石器时代遗址地域分布情况。依据下表,可以推知( )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石器时代遗址地域分布表 区域 东北 华北 西北 华东 华中 华南 西南 遗址数 3 6 7 9 9 2 2 A. 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格局 B. 各区域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 当时出现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分工 D. 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化特征 2. 秦朝在兴建公共工程时,工程效能非常高,如秦直道施工大体两年完成。汉惠帝时期,长安城的修建“四年就半,五年六年成就”,春季施工往往“三十日罢”,在工役调发的规模及工期的确定都很有节制。这一差异反映了秦汉( ) A. 工程工期设定的差异 B. 官僚机构效率的升降 C. 治理模式的路径选择 D. 工程管理技术的突破 3. 西汉晚期到东汉初期,黄河流域已经大致归并为关东(山东)、关西(山西)两个文化倾向有所差异的基本文化区。杨雄(前53—公元18)《方言》中的某些关东、关西的方域语汇,到东晋郭璞为《方言》作注时已成为通语。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 ) A. 政治统一的持续加强 B. 民族交融的客观作用 C.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 黄河流域的中心地位 4. 唐代前期,转运仓(负责供应官民和军队粮食与军饷的仓廪)都分布在黄河流域中游,以洛阳及周围最为集中,规模和储量最为巨大。唐代中后期,江淮一带也出现重要的转运仓,转运仓布局出现由华北西部向东南移动的趋势。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社会财富向官府集中 B. 税赋征收依据发生变化 C.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 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5. 19世纪上半叶,中国陶瓷出口呈现显著变化:产品重心从专供欧洲的精美细瓷转向东南亚市场的粗朴日用瓷,出口税率长期低于5%;同一时期,国内陶瓷内销量增长不足3%,而外销总量却提升近5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 国际市场需求导向生产 C. 国内消费市场日益萎缩 D. 自然经济抵制商品流通 6. 甲午战争前,在沿江沿海的一些城市中,陆续出现了由外国资本、清政府和新兴民族资本所经营的近代新式工业,但多数在资本、规模、技术上都非常有限。据统计,近代新式工业的产值仅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10%左右。这表明,甲午战争前( ) A. 清政府坚守传统的抑商政策 B. 沿海城市发展程度存在差异 C. 洋务企业的封建化色彩浓厚 D. 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较缓慢 7. 1926年,毛泽东在《农民问题丛刊》序言中写道:“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这一言论( ) A. 推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 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 C. 宣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 丰富了中国的民主革命理论 8. 如图所示是1938年1月出版的《抗战漫画》第一期封面《兽行》。漫画展现了耀武扬威的日本士兵,带血的匕首,冒浓烟的房屋以及国人的尸体。该漫画内容 A. 激发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B. 控诉了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 C. 揭露了日本侵华的历史根源 D. 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