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 历 史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出土于甘肃河西走廊距今大约3900~3400年的球形石杖杖头。而距今4000年或更早的形态类似的石杖头比较集中地发现于古埃及、西亚、安那托利亚、黑海及里海周边地区。这表明古代 A.区域文明间可能存在交流互鉴 B.文明发展道路具有多元统一性 C.丝绸之路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 D.王权至上的理念受到各地推崇 2.据考证,伏羲、女娲的形象在汉代特别是汉画像中有了许多新特点,如伏羲、女娲成为阴阳对偶神;伏羲、女娲的繁衍子孙的象征功能突出;手执规矩等物、日月背景等形象也基本定型。这体现了汉代 A.社会主流思想的文化渗透 B.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C.阴阳五行学说的主导地位 D.封建政府鼓励生育的政策 3.唐朝诗人陆龟蒙( ~约881年)记载,“故城边有卖花翁,水曲舟轻去尽通。十亩芳菲为旧业,一家烟雨是元功”。《册府元龟》记载唐代“西川税课旧有青苗如茄子、姜、芋等农作物,每亩或至七、八百文,征敛不时,烦扰颇甚。”这说明,唐代 A.两税法改变商业经营模式 B.盛世之下农民生活艰辛 C.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D.精耕细作技术获得发展 4.宋代,在御史台的察院中专门设置御史六人,时称“六察官”,对口分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行政官员,“纠其谬误,大事则举劾,小事则举正”。此举旨在 A.实现台谏合一 B.完善监察体系 C.扩大监察队伍 D.变革三省体制 5.清代,“蒙人以砖茶以代货币,除以皮毛直接易布、米外,余悉以砖茶定其值”;在西北乌里雅苏台、伊犁等地,内地输入的商品“以绸缎、布匹、茶叶、糖、烟为大宗”,输入内地的商品“以绒毛、皮张、各项牲畜为主”。据此可知,清代茶叶边销 A.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封建化进程 B.是促进边疆稳定的重要手段 C.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以加强民族交融为根本目的 6.19世纪60年代,学者冯桂芬在其著作中说:“米利坚以总统领治国,传贤不传子……国以富强,其势骎骎凌俄英法之上,谁谓夷狄无人哉!”后来,他将这些文字全部删掉,还在上面添加批注说“末句似不足为典”。这表明,冯桂芬 A.缺乏经世致用精神 B.反对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C.深受传统观念束缚 D.曾经尝试接受共和理念 7.下图为1930年以前的环渤海通商口岸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该地区 A.交通进步巩固经济重心地位 B.列强侵略方式发生转变 C.区域市场网络体系逐步建立 D.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8.下图为抗战时期八路军印发的传单———《不和敌人一条心!》。此传单旨在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巩固百团大战战果 C.鼓舞全国民众抗日斗志 D.分化瓦解敌伪军心 9.下表为1964年4月30 日根据1957年和1958年生产效益估算出的1965 年农业部分领域的发展情况。这表明当时 年份 领域 1957 1958 1965 粮食(亿斤) 3901 4000 3800 左右 棉花(万担) 3280 3938 3200 左右 三种油料(万担) 7542 8459 6650 左右 大牲畜(万头) 8382 7770 7800 左右 猪(万头) 14590 13829 15000 左右 A.四化建设目标振奋人心 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C.社会主义探索成效显著 D.经济计划制定相对理性 10.20世纪末,我国中央和地方五级政权机关中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建立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相结合的辞职制度,对部分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