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通县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 高三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传染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IV与T细胞中的核酸的碱基种类相同 B. HIV中的核糖体可合成自身的外壳蛋白 C. HIV中的逆转录酶可以催化RNA的复制 D. HIV侵入人体后,人体内经体液免疫可产生相应抗体 2. 脂滴是一个脂肪球,由一层磷脂分子包裹而成,它在细胞中的大小并不一致。噬脂是指自噬体将脂滴送到溶酶体,在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的作用下降解的过程(如图,物质甲为脂肪的基本组成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溶酶体吞噬脂滴分解物质甲 A. 脂滴中磷脂分子的“头”与脂肪直接接触 B. 脂滴最可能由脂肪细胞中的滑面内质网生成 C. 自噬体为膜状结构,其可能源自高尔基体 D. 由酸性脂肪酶催化底物分解而成的物质甲可能为脂肪酸 3.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理功能之一,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以及遗传的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核缢裂成两个 B.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裂加倍 C. 原核细胞中无染色体,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D. 细胞分裂前的间期,既有基因表达,又有DNA复制 4. 核孔复合体是镶嵌在内外核膜上的篮状复合体结构,主要由中央栓蛋白、胞质环、核质环、核篮等结构组成。核孔复合体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是一个双功能、双向性的亲水性核质交换通道,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下列关于核孔复合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孔复合体的选择透过性可能与中央栓蛋白的存在密切相关 B. 双向性表现在既能介导蛋白质入核,又能介导DNA等出核 C. 核孔复合体的双功能表现在既能被动运输,也能主动运输物质 D. 具有核定位信号的蛋白质易被核孔复合体运输到细胞核内 5. 埃博拉病毒(EBO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EBOV的RNA(单链、负链RNA)进入细胞后,病毒的负链RNA首先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正链RNA,继而合成病毒编码蛋白,同时以正链RNA为模板合成基因组负链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EBOV的RNA进入细胞后,直接以负链RNA为模板翻译出RNA聚合酶 B. 负链RNA合成正链RNA的过程中会出现RNA-蛋白质复合体 C. RNA聚合酶从EBOV的正链RNA的3'端向5'端延伸合成负链RNA D. EBOV病毒编码蛋白的合成过程需宿主细胞中的tRNA和rRNA共同参与 6.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发现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也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相对性状都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B. 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适应环境且其基因频率逐代增加 C. 通过分析不同性状个体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即可确定显隐性性状 D. 非等位基因可通过一条或几条染色体进入某个生殖细胞而遗传给后代 7. 人类最早种植的小麦是产量很低的二倍体一粒小麦,约80万年前它与二倍体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发生天然远缘杂交,经过一系列变化产生产量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