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3663

2.4 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0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842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___高一____ 讲课题目_____2.4自由落体运动_____ 章节名称 2.4自由落体运动 学时 1 课标要求 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建立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同、通常情况下g取9.8m/s ()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本节为人教版物理必修1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要体现实验在认识自由落体规律中的作用。物体的下落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学生对物体的下落运动已有自己的认识,这可以成为教学的起点,通过实验和科学的辨析,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重要实例,通过自由落体直线运动规律的研究,加深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 学情分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学生对其与实际生活中落体运动的理解有困难。高一学生在本章前四节课已经详细地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但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较低,所以学生在对规律的实际应用上仍有一定难度。 学习目标(重难点在相应条目后标注) (1)物理观念:以生活情景为基础,构建物理模型,通过观看牛顿管的实验作为补充,初步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条件。  (2)科学思维与探究:通过对上节课所做实验数据的处理,探究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及深层次理解重力加速度。  (3)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前两章所学内容,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自主概括出自由落体的公式。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对纸带进行数据处理,算出速度 重难点 (1)通过对上节课所做实验数据的处理,探究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及深层次理解重力加速度。  (2)通过前两章所学内容,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自主概括出自由落体的公式。  学习策略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 导入新课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列举情景引入课题:(1)老师手中的粉笔自由下落。(2)伞兵的下落。(3)雨滴从屋檐下落。      引问1:这些运动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老师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上提出:这些物体都在做竖直下落运动,这类下落的运动称为落体运动,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落体运动中典型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引问2:请同学们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物体下落快慢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得出其共同特征:静止开始竖直下落。预测回答:  1.质量  2.体积或空气阻力 由生活见闻引出课题,较好的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生活情景中构建物理模型,培养学生物理联系生活的能力。 活动一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学生实验方案:  1.拿重量不一样的硬币和纸片让它们一起下落。 2.拿两张相同的纸张,一张揉成纸团,另一张不变,让它们一起下落 学生分析出的原因:  受到空气阻力作用;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物理现象,体会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活动二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观察牛顿管实验:    牛顿管被抽成接近真空,观察物体下落情况。 本演示实验是抽出牛顿管中的空气,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 引问3:从该实验中,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从这些现象中说明了什么问题?日常生活中许多物体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很小,与物体的重力相比小的很多,常常可以忽略不计,我们今天就是研究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的下落情况,这种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 学生观看实验,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分析、讨论,得出小组结论。 从以上实验中,可以发现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确有影响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物体下落的一样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