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3945

【大单元教学】新教材岭南美版七下 第8课《中西艺术时空对话》(第2课时)活动课精品课件(21页)

日期:2025-05-08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1315869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件,精品,活动课,2课时,中西艺术时空对话,8课
  • cover
(课件网) 岭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东西碰撞与融合第8课 中西艺术时空对话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活动四 观察中国当代画家与国外画家的作品,对比分析其艺术形式及表现手法的异同,并思考中西艺术如何互相借鉴与融合。 对比分析其艺术形式及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 中国现当代画家VS国外画家的作品 松魂(三)(中国画) 1984 吴冠中 夏季:9A 号(抽象画) 1948 [美国] 波洛克 吴冠中《松魂》作品赏析 中国现当代画家VS国外画家的作品 1.创作背景:吴冠中致力于中西艺术融合,此作在探索传统水墨现代转型的背景下创作,借松表达精神内涵。21教育 2.造型:以灵动奔放的线条勾勒松的形态,虽抽象但能让人感受到松枝的伸展之势,似有生命张力。 3.色彩:以墨色为主调,浓淡变化展现层次,点缀的彩色墨点增添活泼与现代感,黑白彩对比协调 4.艺术特点:保留中国画笔墨韵味,笔法自由洒脱既体现传统写意精神,又具现代抽象构成意识。 5.表现形式:运用中国画的纸墨材料,结合泼墨,点染技法,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独特表现。 吴冠中《松魂》小结 松魂(三)(中国画) 1984 吴冠美国堪萨斯大学艺术馆 波洛克艺术欣赏 中国现当代画家VS国外画家的作品 1.创作背景:处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兴起时期,波洛克开创"滴画"风格,强调创作过程的自发性。 2.造型:无具体物象,由杂乱交织的线条,色块构成画面,打破传统造型观念。 3.色彩:色彩丰富且对比强烈,各种颜色相互叠加碰撞,蓝色线条贯穿其中,形成视觉引导。 4.艺术特点:强调行动绘画,创作过程中身体运动与颜料挥洒结合,画面充满偶然性和随机性。 5.表现形式:使用颜料滴洒,泼溅在画布上,脱离传统绘画工具限制,是典型的抽象表现主义形式。 波洛克作品小结 夏季:9A 号(抽象画) 1948 [美国] 波洛克 对比分析其艺术形式及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相同点) 项目 抽象表现 强调动态感 自由创作 1.两位画家都摒弃了对客观物象的写实描绘,以抽象的艺术形式来传达传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视觉节奏鲜明, 融合多元文化。 蜿蜒曲折的水墨线,似有生命般的舞动,以线条传递情感。 都突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采用较为自由的创作方式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更注重个人即时的感受和表达,不受常规绘画规则的限制,融入多种元素,融合多种文化。 杂乱交织的线条和色块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运动感,以色彩传递情感。 中国现当代画家VS国外画家的作品 吴冠中 波洛克 对比分析其艺术形式及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不同点) 项目 工具材料 线条运用 色彩特点及文化底蕴 使用传统的中国画工具,如毛笔、宣纸和墨汁,并辅以彩墨,保留中国画的材质特性。 线条虽抽象但具有一定的书写性和韵律感,源自中国传统书法用笔。 以墨色为主调,通过浓淡干湿的变化表现层次,彩色墨点起到点缀和活跃画面的作用,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松树精神品质的赞美,借物抒情,富有诗意。 运用颜料直接滴洒、泼溅在画布上,更强调颜料自身的流动和混合效果。 线条更加随意和狂放,在无规则的滴洒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色彩丰富,对比强烈,多种颜色相互叠加覆盖,形成复杂斑斓的视觉效果,体现了西方现代艺术对潜意识和无意识创作的探索,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直接宣泄。 中国现当代画家VS国外画家的作品 吴冠中 波洛克 中西艺术互相借鉴与融合方式 中国现当代画家VS国外画家的作品 1.材料技法融合:中国画家可借鉴西方油画,丙烯等材料,拓展表现空间;西方画家可学习中国的笔墨技法,为作品增添韵味。 2.文化内涵交融:西方艺术家融入东方哲学,美学思想,东方艺术家汲取西方的创新理念和表现形式,丰富作品的思想深度。 3.表现形式结合:将中国传统的构图形式与西方现代的构成原理结合,创造独特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