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测试卷--课内阅读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15分) , 。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把古诗补充完整。(2分) 2.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描写的是诗人 。“兴”在这里读 ,“杂兴”的意思是 。 (5分) 3.前两句中,诗人通过对 、 、 、 等景物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后两句写出了田园生活 的气氛,余味无穷。(5分)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惟有蜻蜓蛱蝶飞”运用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衬托出了农村的寂静。以动衬静,显得更静。 B.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 C.“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劳动的情况:农民早出晚归,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D.这首诗写的是北方的夏日田园风光。 (二)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12分)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1.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分) 2.选文第一句话中的加点词“大约”能去掉吗 为什么 (3分) 3.根据提示简要梳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4分) 4.体会选文中画“﹏”句子的特点,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3分) 我们班里的同学性格各异: 。 (三) 繁 星(一五九)(10分)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人由 的风雨联想到 ,由飞鸟的巢联想到 ,写出了自己只有在母亲的怀抱里才能得到感情上的慰藉和满足,表达了对母亲的 。(4分)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2分) (1)这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是艾青。 ( ) (2)诗中“只”字写出了儿女对母亲的依恋,母亲的怀抱永远是儿女的避风港。( ) 3.分析诗歌的特点,再仿写一小节。 (4分) 成 长 养 育 母亲啊! 母亲啊! 小鹰要学飞了, , 老鹰把它推下了悬崖; ; 我要成长了, , 你在绞尽脑汁,想方设法。 。 (四)猫(节选)(9分)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用“ ”画出选文的中心句。(1分) 2.“好玩具”在选文中具体是指 、 。(2分) 3.选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分) 4.“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请在正确的说法后打“ ”。(2分) (1)刚满月,腿脚还不稳,就会玩玩具,摔跟头,撞了头,也不哭。 ( ) (2)稍大一点儿,胆子越来越大,开辟游戏场所,抱着花枝打秋千。 ( ) (3)小猫满月时,损坏了作者的花朵,只知道贪玩,不会捉老鼠。 ( ) 5.从选文最后一句话中,我体会到了作者 之情。(2分)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