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4071

第八章 第一节 二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练习(解析版)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6645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八,解析,八年级,人教,地理,学年
    二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牧场:A呼伦贝尔草原;B锡林郭勒草原。 2.农业区:①天山绿洲农业、②河西走廊、③河套平原、④宁夏平原。 【描图填图】 ·圈:用“”圈出主要种植业区的大概位置。 【易错诊断】 1.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只能发展畜牧业。 ( × ) 2.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区灌溉水源相同。 ( × ) 【练基础 向下扎根】 如图是徐先生途经某地区时拍摄的“草捆子”景观图片。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该图片拍摄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C)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2当地居民之所以打“草捆子”,最主要的目的是 (D) A.作为生活燃料 B.作为建筑材料  C.为草场提供肥料 D.为牲畜准备越冬饲料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特征及“草捆子”的用途。第1题,由图中景观地形平坦,草原辽阔,牧草充足可知,该地为内蒙古高原。第2题,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草捆子”的主要用途是牲畜越冬饲料。   坎儿井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灌溉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小型蓄水池四个部分,坎儿井普遍分布于新疆吐鲁番地区。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坎儿井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分布在湿润地区 B.竖井主要是防止水分蒸发 C.暗渠主要便于坎儿井的维护 D.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4坎儿井分布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A) A.水源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解析】本题组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灌溉设施坎儿井的有关问题。第3题,坎儿井的修建是为了解决干旱地区的灌溉问题;其中,竖井便于坎儿井的维护,暗渠则是为了集水和输水。第4题,坎儿井分布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5新疆的瓜果有的特别甜,有的特别红,其原因是 (D) ①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 ②绿洲的水源充足 ③云量多、光照强烈,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④夏季昼夜温差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新疆瓜果品质优良的原因。新疆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夏季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表皮的着色。    (2024·唐山质检)西北地区天然草场广布,畜牧业在全国占据突出地位。读西北地区略图,完成6、7题。 6①②③地放牧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C) A.①-游牧为主,②-定居放牧,③-季节轮牧 B.①-季节轮牧,②-游牧为主,③-定居放牧 C.①-定居放牧,②-游牧为主,③-季节轮牧 D.①-定居放牧,②-季节轮牧,③-游牧为主 7该区域荒漠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是 (D) A.过度放牧,植被少 B.气候变暖,蒸发量大 C.四周环山,降水少 D.地处非季风区,降水少 【解析】本题组考查西北地区放牧方式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第6题,①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肥美,多为定居放牧;②内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③天山牧场,相对高差较大,牧民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海拔的牧场。第7题,该区域荒漠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过度放牧,不是主要原因,但过度放牧会使荒漠面积变大;与气候变暖关系不大;地形不是主要原因,但会起到加剧作用。 【练综合 向上攀登】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是45°N~50°N的优质奶源带,被誉为“乳都核心区”。下图示意内蒙古自治区植被分布。据此完成8~10题。 8“乳都核心区”地处 (B)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9导致甲→乙→丙植被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A.海陆  B.海拔  C.纬度   D.地形 10乙区域过度放牧导致的问题是 (D) A.水土流失严重 B.冰川退化 C.森林过度砍伐 D.土地荒漠化 【解析】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第8题,由材料和图示可知,优质奶源带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常见的植被是草原。第9题,内蒙古自治区深居内陆,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受降水的影响,从东到西,自然景观大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