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4078

第九章 第一节 二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练习(解析版)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5605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八年级,人教,地理,学年,2024-2025
    二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主要农业区:①雅鲁藏布江谷地;②湟水谷地。 【描图填图】 ·圈:圈画主要农业区范围。 【易错诊断】 1.光照充足不等于热量充足。 ( √ ) 2.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农作物单产低。 ( × ) 【练基础 向下扎根】 1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_气候,其牧场属于_____(C) A.温带大陆性 温带草原牧场 B.温带季风 山地牧场 C.高原山地 高寒牧场 D.亚热带季风 热带牧场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气候和牧场类型。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属于高原山地气候,高山草甸分布广泛,形成了高寒牧场。   (2024·唐山质检)糌粑是西藏自治区的一种特色小吃,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面粉,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食用。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吃法简单,携带方便,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据此完成2~4题。 2青稞一般分布在 (A) A.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B.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带 C.地势较高的高原地带 D.地势较高的冰川之巅 3青藏地区的青稞单产较高,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B) A.光照强,气温高 B.昼夜温差大 C.光照弱,降水多 D.生长期较短 4糌粑携带方便,非常适宜藏族牧民的 (C) A.待客之道 B.抗寒体质 C.游牧生活 D.宗教信仰 【解析】本题组考查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及粮食作物、饮食习惯等。第2题,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热量条件较好,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适宜青稞的生长;青藏高原平原面积较少,地势较高的地区热量条件较差,不适宜青稞生长。第3题,青藏地区海拔较高,降水较少,大气保温作用较弱,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植物有机质的积累,青稞单产较高。第4题,藏族牧民以游牧生活为主,糌粑携带方便,适宜藏族牧民在游牧过程中补给;待客之道与携带方便无关;糌粑携带方便与抗寒体质和宗教信仰相关性较小。   (2024·长春模拟)藏毯织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毯的起源,是为了适应环境,其原料就地取材,工艺精美。据此完成5、6题。 5藏毯起源的地区是 (C) A.干旱的西北地区 B.湿热的南方地区 C.高寒的青藏地区 D.冷湿的东北地区 6织造藏毯的主要原料是 (D) A.长绒棉 B.亚麻 C.桑蚕丝 D.牦牛毛和羊毛 【解析】本题组考查藏毯。第5题,藏毯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故藏毯起源的地区是高寒的青藏地区。第6题,长绒棉产于新疆,我国的亚麻种植主要在亚热带地区,桑蚕丝也产于我国的南方亚热带地区,青藏高原以畜牧业为主,主要以牦牛与羊为主。   如图为青海湖附近区域图。读图完成7、8题。 7造成图中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B)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8湟水附近适宜发展 (C) A.高寒牧业 B.绿洲农业 C.河谷农业 D.高山林业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读、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的分布。第7题,图示积温等值线在兰州以西黄河河段向低值处弯曲,根据等值线“凸低为高”原则,可知兰州以西黄河河段积温比南北两侧高,其原因是兰州位于黄河谷地,地势低洼,温度高。其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第8题,湟水谷地处于青藏高原之上,湟水谷地光照强,与周边地区相比,湟水谷地海拔较低,热量相对较为充足,因此该区域的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利于河谷农业的发展。 9读拉萨、成都位置示意及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拉萨相比,成都年均温较高(高或低),年降水量较多(多或少)。 (2)成都和拉萨纬度相近,但气候差异却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 (3)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与农业。第(1)题,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海拔较低,与拉萨“高寒”相比,成都年均温较高;读两地降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