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4085

第六章 第二节 一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练习(解析版)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3645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解析,八年级,人教,地理,学年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范围:① ;② ;③ 。 2.主要地形区:a ;b ;c ;d 。 3.主要河流:e ;f 。 【描图填图】 ·填:在适当的位置上填出陆上邻国。 ·圈:在图上用“”圈出本区主要大河。 【易错诊断】 1.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   ) 2.黑龙江是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界河。 (   ) 3.东北三省纬度较高,气候寒冷,降水稀少。 (  ) 【练基础 向下扎根】   (2024·宿州期中)在“猜猜我的家乡”活动中,小丽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的:我的家乡在“白山黑水”之间,黑土地广大,那儿山美、水秀,夏季较短……据此完成1、2题。 1“白山”和“黑水”分别指的是 ( ) A.长白山、鸭绿江 B.大兴安岭、图们江 C.长白山、黑龙江 D.大兴安岭、乌苏里江 2我国很多南方人冬季会前往该地区旅游,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冬季 ( ) A.草场多,可体验草原风情 B.海拔高,可观赏蔚蓝天空 C.气温高,可享受阳光沐浴 D.气温低,可感受冰雪乐趣   (2024·岳阳学业考)正在建设中的我国“最北高铁”———哈伊高铁,在总里程中桥梁占比高达72%。读哈伊高铁示意图,完成3、4题。 3哈伊高铁桥梁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崎岖 B.冻土众多 C.防御风沙 D.避开城市 4下列有关地理特征的描述,与该高铁所在区域相符合的是 (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牛羊成群,一望无垠 C.树木常绿,山清水秀 D.白色荒漠,地球风库   黑龙江省冬季漫长严寒,每年冬天都有很多当地人外出避寒,我国热带地区往往成为避寒的首选地。据此完成5、6题。 5黑龙江省冬季漫长严寒的主要原因是这里 ( )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高 C.冰川广布 D.降水丰富 6黑龙江人外出避寒多选择 ( ) A.新 B.渝 C.苏 D.琼 【练综合 向上攀登】   【易错题】下图示意我国某平原的自然环境特征。据此完成7、8题。 7推断该平原位于 ( ) A.东北三省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8该平原年降水量小于800 mm,但属于湿润区,其主要原因是 ( ) A.三面环山,地形闭塞 B.地势低洼,常年积水 C.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D.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嫩江每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湿地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丛生,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禽鸟的“天然乐园”。读黑龙江省局部地区河流、湿地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嫩江春汛的形成是由于春季 ( ) A.流域内降雨较多 B.地下水丰富,补给河流 C.湖泊水大量流入河流 D.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 10扎龙湿地今后发展的方向是 ( ) A.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 B.平整土地,开发房地产 C.加强保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D.保留湿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11(2024·渭南一模)“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为了青山常在,东北甲林场积极探索“从伐木取材到生态建设的转型”之路。下图为甲林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气温、降水和地形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林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填全称)。甲林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 (2)“青山不墨”是指青翠的山岭不是笔墨丹青画出来的,而是森林为其着墨。从资源可否再生和可否更新角度看,森林属于 资源。 (3)甲林场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夏季温暖,年降水量较多,有利于森林生长;年平均气温较 ,树木生长速度慢,成材时间长。 (4)为了“青山不墨千秋画”,甲林场加强林场生态建设。开发冰雪旅游是甲林场转型举措之一。从气候和地形角度简要分析甲林场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范围:①黑龙江省;②吉林省;③辽宁省。 2.主要地形区:a大兴安岭;b小兴安岭;c长白山;d东北平原。 3.主要河流:e松花江;f黑龙江。 【描图填图】 ·填:在适当的位置上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