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 1.边界:A 山、B 、C 、D 。 2.省区:① 省、② 省、③ 回族自治区、④ 省。 【描图填图】 ·描:在图中描出黄土高原的范围。 【易错诊断】 1.黄土高原上的种植业主要分布于黄土塬上。 ( ) 2.黄土高原的成因,“风成说”得到广泛的认同。 ( ) 3.黄土高原的黄土是水土流失形成的。 ( ) 【练基础 向下扎根】 考点一 文明的摇篮 (2024·常州质检)“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皱脸。”这是《平凡的世界》里对我国某地区景色的描述。据此完成1、2题。 1小说《平凡的世界》描述的地区是 (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 2在文中描述的自然环境下孕育的民歌形式是 ( ) A.河南坠子 B.信天游 C.侗族大歌 D.黄梅戏 剪纸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剪纸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读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剪纸显示的传统民居是 ( ) A.窑洞 B.吊脚楼 C.竹楼 D.蒙古包 4图中景观多出现在 ( ) A.云南 B.内蒙古 C.山东 D.陕西 考点二 风吹来的黄土 5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 ) A.冰川 B.水成说 C.风成说 D.水土流失 6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下列地区能够形成黄土高原“米粮川”的是 ( ) 7读黄土高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民族的母亲河A是 河。 (2)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B ,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C (山脉名称)。 (3)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原因是黄土具有 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 【练综合 向上攀登】 (2024·吕梁质检)地坑院也称“天井院”,是黄土高原古人穴居方式的遗留,这种民居在地上看不到房舍,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独特的地下村庄(如下图所示)。在我国陕西省农村常见地坑院的分布。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对陕西省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有 ( ) ①地形种类单一 ②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高原、山地面积大 ④关中平原位于南方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下列关于地坑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夏季多雨,易于储水 ②窑顶平坦,便于耕作 ③冬暖夏凉,调节气温 ④就地取材,造价低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是风挟带的沙尘当风力减弱时沉积形成,往往土层深厚肥沃、松散但又具有直立的特点,不易崩塌。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黄土分布区,也是几千年中华农耕文明的诞生地,黄土高原的不同部位颗粒大小有明显差异,下图示意不同颗粒带的分布。 (1)位于黄土高原上黄土带内的省会城市有 和 。 (2)黄土高原颗粒带大体沿 方向延伸,从戈壁带到黏黄土带颗粒直径越来越 ,说明黄土为来自西北风挟带的沙尘逐渐沉积形成。 (3)阻挡风沙进一步向东、向南前进的山脉分别是 山脉和 山脉,因此这两条山脉便成为了黄土高原的东部、南部界线。 (4)从农耕和住宅两个方面分析黄土的哪些特点有利于中华文明在黄土高原诞生。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 1.边界:A太行山、B秦岭、C长城、D乌鞘岭。 2.省区:①山西省、②陕西省、③宁夏回族自治区、④甘肃省。 【描图填图】 ·描:在图中描出黄土高原的范围。 【易错诊断】 1.黄土高原上的种植业主要分布于黄土塬上。 ( × ) 2.黄土高原的成因,“风成说”得到广泛的认同。 ( √ ) 3.黄土高原的黄土是水土流失形成的。 ( × ) 【练基础 向下扎根】 考点一 文明的摇篮 (2024·常州质检)“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皱脸。”这是《平凡的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